港发现极危黄胸 嘉道理倡北都农田保护策略

人气 15

【大纪元2023年09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杨日香港报导)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昨日举行发布会,发表北部都会区高生态价值农地研究,指出港府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主要侧重于鱼塘和水鸟保育,农田的保育措施却未被提及,嘉道理呼吁港府制定全面的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嘉道理指出,北部都会区发展范围集中在新界北部,包括本港大量活跃耕地和优质农田而现时香港农地仅占土地面积3.57%,若北部拟发展区内的农田都被用作城市发展,香港的农地或将所剩无几。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于北都范围内的9片选定农田,系统性研究以田鸟为主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涉及的土地面积约167公顷,一年的调查期亦涵盖各种候鸟和过境迁徙鸟的出现期。

是次调查记录到多达154种雀鸟,占香港572种雀鸟中的27%,更有多达66种具特别保育价值物种。研究结果显示,北都现存的农田滋养丰富的鸟类群落,并为大量全球或本地受威胁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北都的旱田似乎是各种鹀的重要迁徙中途站和越冬地,包括全球“极危”的黄胸鹀(Emberiza oureola)。

北都的水田亦同时为本地濒危的湿地物种彩鹬(Rostratula benghalensis)提供重要的觅食和繁殖地。调查团队在研究期间亦记录到一只灰燕鵙,是该物种在香港的第三个纪录。除鸟类外,调查亦记录了其它动物,包括蜻蜓、蝴蝶、两栖类及爬行类。

另外,调查以“面积”、“生境多样性”、“鸟类物种丰富度”、“具特别保育价值物种”为选定农田评分,发现沙岭湿地、周田-李屋、大埔田-山鸡笏这三地的生态价值最高。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保育经理杨剑焕指,农地的生态价值一直被公众忽视。在世界各地,由于农地用途或耕作模式的改变,令农田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危机。以雀鸟为例,研究数据显示欧洲、北美洲和澳洲的田原鸟类种群,在过去数十年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高级自然保育主任罗益奎指,调查结果显示,北都农地生境的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并非现有保护系统所能取代。但农地的农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往往不被重视,由棕地、禽畜养殖场和村落产生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随处可见,这些都对农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建议港府制定全面的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包括将沙岭湿地纳入拟议的沙岭/南坑自然生态公园范围。周田-李屋及大埔田-山鸡笏则结合为农业优先区。嘉道理又建议可设计一个“绿道脉络”,将步行径、单车径、远足径、野生动物廊道、绿化带和保护区组成的系统,与自然、农业和文化特色联系起来。

另外,嘉道理呼吁政府加强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并建立资助机制,与农民合作,启发他们成为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者。最后,政府应推动农田保育主流化,提高公众关注并促进研究和政策。◇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香港这次暴雨索偿料较“山竹”高
港红山半岛僭建特首称定会执法
港黑客网站发布疑数码港被盗数据
港见山书店收地政信 被指占用未批租土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