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國五超市巨頭高管同意「努力」穩定食品價格

蒙特利爾的Loblaws裡,購物者在購物資料照。(Ryan Remiorz/加通社)
人氣: 14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蘭多倫多報導)加拿大聯邦財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和工業部長商鵬飛(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 )週一(9月18日)會見了加拿大五家最大雜貨連鎖店即Loblaw、Sobeys、Metro、Costco和Walmart的負責人。

據加通社報導,商鵬飛週一表示,加拿大五大超市巨頭的負責人已「同意與聯邦政府合作」以穩定食品價格。

這些負責人包括Loblaw總裁韋斯頓(Galen Weston); Metro首席執行官拉弗萊切( Eric La Flèche)、沃爾瑪加拿大公司首席執行官格巴拉( Gonzalo Gebara )和Empire首席執行官梅德林(Michael Medline)。

方慧蘭只在兩個小時的會議開頭停留了幾分鐘。

商鵬飛在會後表示:「正如所預料的那樣,討論很困難,但在加拿大人感受到食品雜貨價格高漲之際,這是急需的討論。我們討論具有建設性。底線是他們同意與政府合作穩定加拿大的食品價格。」

上週四下午,商鵬飛向加拿大食品雜貨巨頭的負責人發出了邀請,要求他們親自來渥太華與他和方慧蘭會面。

感恩節前制定雜貨價格計劃

商鵬飛表示,每家公司都將與政府合作,在感恩節前制定針對其業務的雜貨價格計劃。

在總理特魯多上週宣布了一系列應對生活成本上升和通貨膨脹的措施後,最大連鎖超市的首席執行官們被邀請會面。

特魯多表示,如果連鎖店未能在感恩節前與聯邦政府分享他們的計劃,渥太華將採取行動。

「讓我說得清楚些」,特魯多上週四表示, 「如果他們的計劃不能提供真正的價格緩解……那麼我們將採取進一步行動,我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稅收措施。」

特魯多週一表示,召開這次會議是為了「確保」雜貨公司有控制食品價格的計劃。

特魯多當天在進入眾議院的途中表示:「食品對太多家庭來說太貴了,而他們正在賺取創紀錄的利潤,這就是我們讓他們承擔責任的原因。」

保守黨領袖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和新民主黨領袖駔勉誠(Jagmeet Singh) 都質疑政府取得成果的能力,並指出自由黨近兩年來就知道食品通脹率超過了總體通脹率,並且正如駔勉誠所說,除了今年夏天向低收入加拿大人推出的 一次性食品雜貨折扣之外「拒絕採取其他行動」。

高管:超市無法解決通脹問題

在離開會議的路上,Sobeys 和 Metro的首席執行官是唯一經過等候區記者的高管。兩人都沒有表示價格即將下跌,但表示與會者都致力於尋找解決方案。

Metro首席執行官弗萊切表示:「任何對話都必須包括所有製造商、生產商、農民……這不僅僅是零售商的問題。部長非常清楚這一點。」他否認他的公司正在從通貨膨脹中獲利。

「我們當然希望價格下降。這是一個全球供應鏈問題。我們數以千計的商品成本上漲,這就是零售價格上漲的原因。」弗萊切說。

這呼應了代表雜貨商的遊說團體加拿大零售委員會(Retail Council of Canada,簡稱RCC)上週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特魯多打擊食品價格飛漲決定的論點。

RCC認為這次會議沒什麼用處,因為政府沒有邀請食品製造商。在上週的聲明中,該委員會表示:「任何不包括供應商的對話都不會產生有意義的結果,供應商的成本占到零售價格的70%以上。」

該委員會還表示:「聯邦政府不應將責任歸咎於不該指責的地方,而應該反省一下。政府可以採取一系列措施,讓食品變得更便宜。」

貴湖大學的食品經濟學家馬索(Michael von Massow)說:「我們正看到這個政府在可負擔議題上遭到指責,看起來是做一些事情來給輿論降溫,而不是真正從根本上來解決加拿大人的可負擔議題。」

馬索還指出,對於聯邦政府而言,超市的高管可能是一個容易攻擊的目標,但這並不意味著超市本身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解決食品通脹的問題。

他強調說,超市可能是加拿大人感受價格壓力的第一線,但不應忽略在供應鏈中的其它環節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諸如俄烏戰爭這樣的國際因素。

報告:需要更多競爭

調查高食品價格的國會委員會在3月時表示,如果加拿大競爭局發現雜貨店巨頭從食品通脹中獲取過多利潤,渥太華應考慮對這些公司徵收超額利潤暴利稅。

在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審查加拿大的雜貨業後,競爭局得出結論,該行業缺乏競爭,主要由三個加拿大公司控制即Loblaw、Metro和Sobeys的所有者Empire,加上美國巨頭沃爾瑪和好市多(Costco)。

政府表示,計劃修改《競爭法》,賦予競爭局更大的採取行動的權力。迫使雜貨公司提供信息,限制公司之間的合併,並防止大型雜貨商吞併或拖垮較小的競爭對手。

責任編輯:嚴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