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徵稅用於支撐預算 工黨政府被指「搶劫」企業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3年0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由於對技術人才引進稅的使用缺乏透明度,工黨政府被指「搶劫」澳洲企業,強迫他們為僱傭技術移民付費,但卻用這筆錢來支撐政府的預算結果。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被迫為僱傭技術移民支付「澳洲技術人才培養基金稅」(SAF Levy)的澳洲企業表示,他們正在受工黨政府「打搶」,以支撐其預算結果。他們每月被徵收的數千萬澳元稅沒有像工黨承諾的那樣直接用於本土的技術人才培訓項目上。

正處於艱難運營中的雇主們已緊急呼籲聯邦政府做出解釋,並質問工黨政府為何在與各州達成的將這筆錢直接用於本土技術人才培訓項目的協議已經到期的情況下,還繼續徵收技術人才引進稅。

報導稱,一年多來,每僱用一名技術移民就有高達5000澳元的稅款流入政府國庫,而這筆稅款卻與自2018年開始至2022年6月結束的澳洲技術人才培養基金「全國合作夥伴關係」項目沒有直接關係。

聯邦技術人才與培訓部長奧康諾爾(Brendan O’Connor)在回答有關問題時稱,此項稅「將繼續增強政府在技術人才與培訓方面的投資能力」。

奧康諾爾隨後還表示,這項稅「支撐」著技術人才培訓的資金,並辯稱政府「在技術人才和培訓方面的投資總額遠遠超過了來自技術人才培養基金的收入」。

但這與繳納該稅的小企業雇主們的期望並不一致。僅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該稅所徵收的稅額就達到了7300萬澳元。

澳洲小企業組織理事會協會(COSBOA)會長阿赫特斯特拉特(Luke Achterstraat)表示,政府「必須」澄清該稅的意義,並確保這些資金用於「支持其既定目標」。

「澳洲技術人才培養基金得到了業界的認可,這是因為業界認識到採取整體方式來尋找身負技能的勞工很必要,」他說。

「但澳洲技術人才培養基金必須做到這一點:讓澳洲人掌握技能。」

澳洲美發理事會(AHC)會長桑迪·莊(Sandy Chong)表示,技術人員短缺意味著許多美髮店別無選擇,只能尋求海外人才來填補空缺,儘管這樣做「成本高昂且需要時間」。

「令人非常失望的是,聯邦技術人才與培訓部在澳洲技術人才培養基金為何在12個月的時間裡沒有與任何技術人才培訓項目掛鈎的問題上並不透明,」她說。

「這意味著對於目前正努力維持收支平衡的企業來說又是一筆開支。」

聯邦反對黨副領袖萊伊(Sussan Ley)表示,成千上萬辛勤工作的澳洲企業主在得知他們被政府「打搶」之後「理應感到憤怒」。

「這筆錢應該保證用在培養澳洲人的技能上,」她說。

責任編輯:岳明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