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年假後遺症 門診痔瘡患者多三成

衛福部台中醫院近日接到多位痔瘡發作的患者,推測宅在家追劇或熬夜坐牌桌,加上年菜多油炸類的大魚大肉,缺乏蔬果等纖維質食品。(衛福部台中醫院提供)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黃曆年假剛過完,剛回到工作崗位就覺得坐立難安,不是假後未收心,而是肛門疼痛。衛福部台中醫院近日接到多位痔瘡發作的患者,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曾旭弘表示,今年過年期間天氣較寒冷,許多人減少外出宅在家追劇或熬夜坐牌桌,加上年菜多油炸類的大魚大肉,缺乏蔬果等纖維質食品,造成門診痔瘡患者增加近三成。

曾旭弘主任說明痔瘡的形成,是因為肛門內壓力增加,造成肛門直腸管黏膜下層的靜脈發生擴張及曲張,以長期便秘最常見,其他相關危險因子包括久坐久站、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或是長期臥床、懷孕的婦女;此外,肥胖和一些會引起腹內壓升高的疾病,也會造成排便出血、肛門搔癢、疼痛難耐或是糞便滲漏等痔瘡症狀。

曾主任指出,痔瘡的嚴重度和血管組織脫垂的程度有關,可分為一至四級,有些痔瘡可自癒,有些需要治療,治療方式包括服藥緩解便祕,塗抹藥膏或使用塞劑,可暫時減少疼痛及搔癢;但如果痔瘡過於嚴重,接受保守療法仍不見有效改善,則需要手術。醫院引進新一代雷射痔瘡消融術,針對二度至三度痔瘡血管,精準處理方式使痔瘡組織有效萎縮,傷口更小、疼痛更減輕。

相關預防方式,不外是攝取高纖維食物及足夠的水份、多吃雜糧麵包或葉菜類等富含的纖維素的蔬果,能幫助腸胃道的蠕動,避免油炸食物;也要多活動身體也能刺激腸胃道的蠕動,可以預防便秘及降低痔瘡出血的機會。患者若有反覆肛門出血或疼痛,不要諱疾忌醫,因為痔瘡是可以緩解及治療的疾病,同時也不要忽略血便出現時,有可能潛藏大腸癌的風險。◇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