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東波浪屋 海與山的交織美學

夜晚的台東波浪屋,更顯迷人吸睛。(台東波浪屋提供)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台東報導)位於台東鐵花村聚落的台東波浪屋,是原民會為了協助台東形塑在地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特色而興建的景點,它是一座充滿創意與設計感的彩色貨櫃建築。這座極具特色的曲線型建築象徵著海與山,被眾人稱之為波浪屋。裡面的店舖由特色手作店家及餐飲小舖進駐,匯聚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中心。

有原民風的手作品。(台東波浪屋提供)

台東波浪屋的獨特魅力

台東波浪屋位於鐵花村徒步區,其設計概念源自台東的山與海,天頂馬賽克拼貼的波浪象徵台東七大原住民族群。天頂不僅有收集風與水的綠能功能,弧度造型如同海浪與山峰。下方的恩典之柱記錄了原住民祖先的生活文化,整體結構由50個貨櫃、鋼筋打造而成,共有四層樓,目前進駐的商店約有18間。

設計概念源自台東的山與海,天頂馬賽克拼貼的波浪象徵台東七大原住民族群。(台東波浪屋提供)

玩美文創總監連國輝表示:「台東波浪屋自2017年開幕以來,作為原住民創生的一部分,它充當了前店後場的角色。波浪屋是原住民創生的一個重要環節,提供了品牌練習的場域,對原住民工藝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我們期望它能成為台東的文化觀光地標,如同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或西班牙的奎爾公園。」

台東波浪屋自2017年開幕以來,作為原住民創生的一部分。(台東波浪屋提供)

創意空間與美食匯聚

台東波浪屋內的店舖展示原住民的手創商品,如石頭、漂流木製品、編織袋、貝殼耳環、台東咖啡等。一號店家王念祖的店鋪融合客家料理和泰式料理,採用台東在地小農的食材,展示了對土地的愛護與珍惜。

王喬二自己研發的冰淇淋。(台東波浪屋提供)

二樓有一間以台東藍為題的手作店,店主人蕭俊韋表示:「起初,我們是在海邊經營民宿,會利用沙灘上撿到的海廢物品進行創作。隨著波浪屋成為台東的一個主要景點,越來越多遊客前來,我們的手作品也逐漸受到歡迎,從斜槓工作現在變成了主業。」

以台東藍為題的手作品。(廖儷芬/大紀元)

挑戰與機遇並存

台東波浪屋面臨著疫情和地震影響帶來的挑戰,需要大家的支持,經營者也將陸續推出免費傳授說故事訓練課程,邀請電視主播來開課,讓大家能夠學會自己說故事、還有快閃市集,努力行銷一到四樓的文創店家等活動,希望受到更多遊客的青睞。

以台東咖啡為題的特色咖啡廳。(台東波浪屋提供)

玩美文創總監連國輝也提到:「我們也會舉辦一些快閃市集和展演活動,吸引客人來到波浪屋。我們每年九月固定舉辦的月亮聚活動,這原本是排灣族金崙部落的傳統活動,希望讓台東波浪屋成為台東的文化觀光地標。」

9月將舉辦有排灣族風格的月亮聚活動。(台東波浪屋提供)

台東波浪屋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融合了藝術、文化與自然的生活場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人能夠來到這裡,支持這些充滿創意與熱情的店家,感受台東的獨特魅力,享受這片海與山交織的美麗。

台東波浪屋由50個貨櫃、鋼筋打造而成,共有四層樓。(台東波浪屋提供)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