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刀劍亂舞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影評:守護歷史的要角 前世都是刀劍

文/蔡宜霖

《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劇照。(天馬行空提供)
人氣: 53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6日訊】許多人都相信「輪迴轉世」,然而在不斷投胎的過程當中,有時未必是轉生成生物,也可能轉生成物品。在日本動畫電影《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Touken Ranbu Kai kyoden part 1)中,便以眾多角色以前曾是刀劍為前提,透過趣味設定為古裝歷史題材增色。

故事背景為,有批以干涉歷史為目的的「歷史修正主義者」在世界作亂,而與之相對抗、負責保護歷史安全的,則是一個名叫「本丸」的日本組織。這個組織的成員雖然是形形色色的人類男性,但卻有項共同經歷,即前世都是刀劍。帶有特殊色彩的人生背景,加上肩負重要使命,均讓組織成員盡顯不凡本色。

本片所屬的系列電影分為前後篇,這也讓《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更偏向前奏鋪陳性質,儘管真正作為高潮的本能寺之戰尚未開打,但片中對本丸這個特殊組織的塑造,足以讓開胃菜性質的戲碼具有帶動觀賞性的效果。

《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劇照。(天馬行空提供)

角色經歷能體現萬物皆有靈

有種說法叫「萬物皆有靈」,即任何物品都可能有生命。片中本丸組織的要角均曾是刀劍,便能讓該理念顯得更平易近人、淺顯易懂。儘管片中並未直接呈現任何刀劍重生成人類樣貌的過程,但神奇的經歷已足以為諸多角色染上一層傳奇色彩,展現作品的獨家特色。

片中諸多戲碼儘管屬於本丸成員的個人生活情節,但能讓組織樣貌與大致輪廓有條不紊地逐步呈現在觀眾面前,避免解釋性台詞的氾濫,在敘事層面展現良好質感。就舞台層面而言,本丸的總部屬於典型的日式古代大宅,除了藉著舞台風貌締造東方古典氣息外,組織總部也更有貼近於古代大戶人家的風貌,多了一分上流階層的高雅。

《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劇照。(天馬行空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本丸的舞台背景雖洋溢著濃濃的古代特色,但在服裝的層面則能與一般的古裝劇作出鮮明區隔。片中諸多角色的衣著除了日式古裝外,還包含具有西洋色彩的軍裝,以及具有當代休閒服風格的便裝。除了讓電影的視覺風格更多樣化,也能締造以古代環境為基礎,適時展現中西合璧、古代現代兼容並蓄的風貌,進一步豐富作品特色。

本丸的組織包含「不動行光」這類新成員,資深成員帶領菜鳥熟悉環境的過程,也能成為舞台與世界觀樣貌逐漸飽滿的基石,這類戲碼稱得上短暫而精緻,農田、垂釣、家務、烹飪、馬廄等層面固然十分生活化,但能體現本丸在食衣住行的完善性,使故事主要舞台的價值不僅止於居住,而是具有生活、生產功能齊全的飽滿面貌。

《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劇照。(天馬行空提供)

出任務戲碼能增添奇幻氣息

本丸的組織成丸肩負維護歷史的使命,因此片中自然也包含出任務的戲碼,儘管戲份占比屬於點綴性質,但仍能展現一定看點。一方面,各類古代事件、德川家康這類名人能成為增添歷史氣息的要素;另一方面也自然少不了戰鬥戲碼的安排。儘管組織成員使用傳統的刀刃來作戰,但應戰的敵人卻渾身散發不明氣體,難以一窺真實全貌,連帶讓作品具有一定的奇幻色彩。

除了舞台與世界觀特色的內容外,《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在角色層面亦能為故事注入活力。片中許多要角曾是日本名人織田信長的刀,「宗三左文字」便是其中之一,(以下涉及劇透)其在片中屢次為惡夢所苦,能適度突顯前世經歷對當下的潛在影響,並讓「角色為何面臨煩惱」成為創造一定懸念的劇情要素。

《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劇照。(天馬行空提供)

本丸組織的新人「不動行光」則毫不客氣地吹噓自己以前是織田信長最愛的刀,能藉著角色的張揚特質,為當下諸多戲碼帶來活力;除此之外,不動行光更缺少越資淺越該謹慎做人的自覺,在言行舉止上也具有「麻煩人物」的色彩,能為電影帶來些許歡樂調性。

任何組織都難免會有人事異動,片中要角「山姥切國廣」的經歷便能突顯這類面向,其近期被提拔為「近侍」,不過劇情走向的詮釋,並未往升遷的喜悅或一展抱負的企圖心這類喜氣方向發展,而是以「自我懷疑」為基礎塑造內容。角色的心態也能起到適度挖掘故事的作用,過往驚險經歷的包袱、不必要的過度自責、他人的適度開導、對自我的重新審視,能刻劃出有質感的劇情曲線,藉著角色心態深化故事性。

與織田信長有緣 是多位角色共同背景

《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有4位要角均曾當過織田信長的愛刀,這類共同的個人背景也能展現可塑性,例如並非所有人都以這項經歷為豪,甚至對織田信長的看法亦大相逕庭,角色為此衍生出的衝突、觀點差異的背後原因,時而能深化故事的向下挖掘潛力,時而能增添戲劇張力,為角色關係創造變因。

《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劇照。(天馬行空提供)

在電影邁向尾聲之際,也包含更有戰鬥風格的內容,即「四支部隊互相對抗之戰鬥訓練」,參與者達20人以上,能讓本丸的人事編制樣貌更為完整,豐富作品世界觀。戰鬥的舞台位於森林,也讓樹木、山崖、湍急的河流等大自然面向,能適度成為佐料,為戰鬥戲碼提升看點。戰鬥訓練更以轉播的形式呈現給未參賽者,而活用奇幻生物的轉播形式,連帶也為電影展現額外的趣味性。

這場戰鬥中,包含單人對戰乃至團體對峙交鋒的層面,而且組織成員的戰力較為平均,不會有一面倒的戰況存在;同時角色間潛在的紛爭,也能發揚伏筆價值,在合適時機攪局。諸多元素的刻劃,能讓訓練性質的戲碼也撐起最終高潮的基本格局。

《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固然屬於前奏鋪陳性質,但整體世界觀的塑造與鋪陳,已能讓作品展現合理吸引力;諸位要角在片尾更接獲前往日本歷史大事「本能寺之變」的任務,也讓之後的後篇續作更讓人期待,足以確保本片成為良好的前哨站定位作品。◇

《刀劍亂舞 迴-虛傳 燃燒的本能寺-前篇》海報。(天馬行空提供)

責任編輯:黃珊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