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與中國加速經貿往來就有保障 學者研究未必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麗發/台北報導)今天下午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的「經濟交流與國家安全」研討會,學者針對世界各國與中國的經貿依存度作研究,與中國加速經貿往來並沒有提高國家競爭能力與增加人民財富的必然性。

由台灣財團法人群策會及海峽交流基金會合辦的「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國際研討會,分別在11月1日及2日假台北圓山飯店舉行。這次的國際研討會總共有世界各國超過一千名專家學者及會員參加,共有二場專題演講及四場研討會。

下午舉行的「經濟交流與國家安全」研討會,由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陳添枝擔任主持人,邀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忠吉、林向愷與台灣國策顧問黃天麟專題報告,並由台灣國策顧問許松根與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王塗發擔任評論人。

林向愷以台灣和中國十六年的經貿往來數據作分析,發現與中國經貿往來的確存在吸磁效應。他舉香港和台灣為例,1993年到1999年間,香港與中國的貿易更趨緊密,每人平均實質GDP從原來是中國的10倍下降到5倍,台灣則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對中國的經貿往來採「規範重於開放」,所以每人平均實質GDP一直維持在中國的6倍的水準。

林向愷還指出,不少人與部份大眾媒體都認為近年中國開放經濟後,經濟發展將超過亞洲四小龍。但拿中國與四小龍這二十五年來的每人實質GDP(衡量國家財富指標)來看,中國的成長率與台灣一樣,僅比香港成長率高。顯見亞洲四小龍與中國間經濟發展差距並未發生明顯的變化,其財富差距並無顯著擴大或縮小。

黃天麟則進一步指出,以台灣、韓國、日本及美國對中國的投資金額來看,截至2001年止,台灣投資中國的金額佔國內GDP比重達50.3%,韓國為2.7%,日本及美國均不到1%。可見不是大部分的國家與中國都有那麼高的經貿依存度。

王塗發綜合報告時表示,台灣與中國經貿往來最大的問題,在於對外投資過份集中在中國,對中國市場依賴性太高。可是從近日台灣法輪功學員被非法扣押及台商在大陸被擄來看,他說一個國家自甘將經濟命脈置於深具敵意的強國之中,這不是拿短暫的經濟利益可與比較的。

王塗發表示,光是中國發生經濟波動就可以影響到台灣經濟。他引用經濟學人去年對中國詳細的經濟研究報告表示,經濟學人警告要是中國爆發經濟危機,不僅對中國是壞消息,對所有和中國交流密切的國家,也是壞消息。(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