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的育儿手记〈二十二〉

痴心妈妈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4日讯】
八岁半-九岁
会把双手插进裤兜,用脚尖边打拍子边吹口哨,喜欢用自己的单车教其他小孩学骑车,已有四个徒弟出师。喜欢在单车前后载上两、三个小孩到处兜风,于是车子经常要送修理档补胎。

怕鬼,有时自己吓自己,晚上上楼总要大声唱歌或大叫以壮胆;怕毛毛虫(其他虫不怕),见到毛毛虫就大叫;不怕老鼠,家里发现死老鼠我见了恶心,都由他去处理。

一天放学回来象发现了新大陆,“妈妈,我现在知道了,最早的时候我是一个精子。”接着又问,“我是怎样钻进你的肚子的?”“我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大有刨根问底之意。我告诉他,“长大你就知道了。”单位里有个同事快临产了,征得她的同意,让儿子摸摸肚子里的小生命,让他把脑袋贴上肚皮听听胎音(据说听不清),增加点感性认识,满足了一部分好奇心。

我想,性教育是当母亲的一大难题,专家们应出点小册子介绍一下,怎样向不同年龄的孩子讲生理知识。

儿子爱搞“小实验”。经常把各种有用无用的东西拿到火上烧,塑胶桶被烤变了形,额前的头发烧去一簇。眼眉毛也剪得象被狗啃过似的。还在胶水里倒进些洗洁精之类,不知想发明什么。家里一旦发现有什么东西找不到或是被损坏,首先就要怀疑他。孩子大了,一般没危险我都不干涉。只是眼睫毛剪去后,我看着他总觉得不顺眼,不知少了什么,半天才发现问题。

经常想入非非,最想发明机器人,替他扫地、洗碗,自己则只须坐在一边看书喝茶按电钮。还想发明长生不老药,要让爸爸妈妈吃了不会老不会死,永远和他在一起。

一次吃鱼不小心,骨头卡在喉咙里,往常用草药“虎刺(又名化骨龙)”煮水喝就解决了,这次却怎么都弄不掉。问了医生,除了动钳子、刀子外,别无良方,这当然是下下策。有人介绍新分配来的一个大学生有办法,我让儿子自己到技术员宿舍跑一趟,回来居然好了。原来倒很简单:他取一碗清水,口中念念有辞的在水上划了一道符,然后让儿子一口气把水喝下去,骨头就化掉了。过去也曾有人教过我,如何用念咒语的方法止住伤口大出血,我一直不相信。这次的骨头确是实实在在的例子。什么道理呢?我无法用科学道理给儿子解释。我们这些从小就泡在“科学”中的人,总是习惯于以科学去否定一切未知的事物,我们的孩子也是循着这种思维越陷越深,一旦有违“科学”,则眼睛看不见的不信,而眼睁睁看见的也不肯相信。

我曾在集市上亲眼见过一件怪事:摆地摊的人卖一种黄药水,装在青霉素注射液那样小小的橡皮盖瓶子里,有人牙齿痛,把瓶盖打开,隔着腮帮子让他吸几口药水的气,过了一会,摆地摊的掏出一根火柴棍,把病牙一拨就掉下来了。地摊上摆了一大堆牙齿,见证着黄药水的效果。我特别看了看那人的口腔,一点血都不出,也不疼。当时我还很担心,如果黄药水分辨不出好牙和坏牙,岂不是满嘴的牙齿都可以被火柴棍一颗一颗地拨掉?!

中国民间流传的许多东西,显然是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得通,而现代科学却是无所不在,如猴子变人的推论就是通过教科书灌输给孩子。一次从动物园出来,九岁的丫丫若有所思地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是发现了科学定律那样说:“怪不得现在动物园里的猴子越来越少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这时开始,当母亲的麻烦事剧增了,每看到一样东西都要回答儿子的提问:“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还有呢?”一直穷追不舍。所有那些问题汇集起来,足够编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儿子爱看《看图识字》、《小朋友》等读物,老是缠着大人给他讲解,真后悔生孩子前没有念一段幼师课程,以应付眼前的每日必考。
  • 弗罗伊德讲的恋母情结也许是存在的,儿子对父亲有点排斥心理,不愿他与自己一道分享母亲的感情。吃饭时我提醒儿子别光顾吃菜不吃饭,等下一次吃饭时他就会告状,“妈妈你看看,爸爸光吃菜不吃饭,他不听话以后会长大孖疮的”。真是个莫须有的罪名。
    丈夫自从有了儿子时常叹惜,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已降为二等公民,我又要当妻子又要当妈,只能当妈为主,为妻作次。
  • 遇上有趣的电视节目可安定下来坐着看几分钟。对大人们谈话开始有兴趣,一见大家笑也及时跟着笑,而且声音特别大,笑完才想起问:“妈妈,你们刚才笑什么?”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
  • 我平时一看到他的手脏,随口就讲:“快去洗洗你的猫爪子!”这天来了客人,我端出一盆水给他们洗手。儿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大声问道:“妈妈,你打水给谁洗猫爪子呀?”当场让我好尴尬!从此再也不敢随便对他使用不规范用语了。

  • 儿子生病,带他去医院看病。一回到家就问我:“医生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人为什么要拿针水往人家屁股上打呢?” 在他看来,大概衡量医生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标准,就是有没有造成他的屁股痛。
  • 儿子从小到大从没有因哭闹而占过便宜,明明可以给他的东西,一旦哭闹着要时,反而不能给。我知道,世上无论多么蛮横的孩子,都决不会闹着要天上的月亮,因为他明白那是无法办到的。我儿子很清楚,他一但哭闹,所要的一切也就成了天上的月亮。在我们家坚持这一原则,哭闹自然无法成为法宝,时间一长,他也养成了不哭不闹的习惯。
  • 问:“肥皂是用什么做的?”“纸是怎样做出来的?”“布是怎样做的?”看到什么东西都问,问顺口了最后竟来一句:“妈妈,你是用什么做成的?”有信口开河之疑。
  • 会帮大人跑腿,送东西或传口信,很乐意送包子给二楼的小文杰吃,只是他妈妈向我反映,包子上偶尔会发现儿子咬过的小牙印。
  • 会自己叠衣服,但叠不整齐;认汉字三百多;可连续半小时安安静静坐下来看图认字;不会拼六面图;写字常写反,如“你”写成“尔卜。”
  • 有人出差去广州,我请他顺便带点食物给外婆。儿子看到了,不放心地追出门口大声叮嘱,“叔叔,您半路上千万不要偷吃呀!”真是失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