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東海岸陸地海蝕退縮15米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19日訊】 據自由時報3月19日報導,東海岸陸地遭大海吞噬,台東縣成功鎮麒麟部落感受最為深刻,近三年陸地退縮約十五公尺,四十年來一條近乎直線的海岸變成大海灣,昔日的公路沈入大海、數十戶民宅都變成海底部落,五百多公頃良田空有土地權狀,但土地就在大海裡。

水利署第八河川局昨天與族人到現場會勘,根據航照圖與現狀對比中,民國六十九年的台十一線舊省道距海岸線還有五十多公尺,但現在已變成海岸,顯示海蝕造成陸地嚴重退縮,決定分年爭取經費在麒麟海岸堆置消波塊,總工程費至少要一億元。

這塊海蝕嚴重的區域位於成功鎮和平里及忠仁里,南從八邊社區,北抵成功氣象站,直線長度約兩公里,多年來當地居民屢次在里民大會中要求政府協助防禦土地,但均無回應,經三民里里長王東吉代為向立委黃健庭陳情,第八河川局局長陳清茂、副局長楊耀雲及工程師均到場會勘。

麒麟部落現址為距海岸兩百公尺的高地,數十名族人昨天上午偕同官員往下走到海岸,站在沙灘面對廿公尺高的峭壁,里長王東吉提醒官員說,三年前此地沙灘跟前方的高地一般高,但現在已下降成沙灘,陸地被大海侵蝕了約十五公尺,在四十年前高地還延伸到現今海岸兩百多公尺外,但現在成了大海灣。

王東吉說,目前的大海灣在幾十年前都是陸地,住了一百多戶,農田也都在這裡,但現在都成一片汪洋,連麒麟舊活動中心也被埋入大海。

從日據時代到現在,海岸公路共歷經了三次向內遷移,六十七歲的族人翁萬贊說,九歲那年,公路是在距現今海岸五十尺外,現在成了海底,第二代公路則是現海岸峭壁,第三代公路則在目前的社區西緣,如果再不阻止海蝕,幾十年後,麒麟部落會出現在海岸山脈。

水利署第八河川局說,陸地因海蝕而退縮是全島普遍的大自然現象,麒麟海岸屬於海灣地形,且無天然礁岩阻絕,海水沖擊力更大,未來堆放消波塊應可減緩海蝕力道,但可能也只能撐個廿年或卅年,人還是無法完全抵擋大自然的力量。

八河局副局長楊耀雲說,麒麟海域在形成大海灣之前,一定有幾個脆弱的海岸地質,經年累月被海浪沖蝕,小洞變成大洞,形成海灣後,海水力道更強,破壞力自然更大,所以會出現陸地急遽退縮的現象。

他說,台東海岸線普遍面臨陸地退縮的現象,但目前還沒有詳細的資料說明到底有多少面積的陸地被大海吞沒。

楊耀雲說,河川局早就知道麒麟海岸面臨嚴重海蝕,但未全面堆放消波塊的原因在於經濟效益,台灣全島有太多處海岸需要堆放消波塊,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土地經濟價值高的地方自然被優先考量。

一位工程師說,麒麟海域全面堆放消波塊至少要上億元,這筆錢拿來買下當地房屋土地,強制居民搬遷綽綽有餘,不過,目前還沒有這種強制性補償法令。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