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應該多吃魚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6日訊】中國人常說這句話:“多吃魚的人聰明。”最近,美國科學家亦提出一種見解:人類之所以比其他動物聰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吃魚。魚是膳食中含蛋白質較爲豐富的食品之一,魚肉所含營養成分,尤其適合兒童營養的需要。

研究表明,魚肉的化學組成與人體肌肉的化學組成很接近,特別是魚肉所含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值與兒童需要量比值最爲接近,能供給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尤其是嬰幼兒生長發育最需要的賴氨酸和組氨酸較爲豐富。魚肉結構鬆軟、細嫩、結締組織少,容易消化吸收。同時,魚肉還有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可補充鈣質魚腦含有大量人腦不可缺少的不飽和脂肪酸,常吃則有健腦明目作用。從魚肉所含營養成分的特點來看,魚類蛋白質的氨基酸比值較乳類或肉類都更適合兒童,有利于兒童生長發育。因此,家長應多給孩子吃魚。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兒童營養專家近年發現,青少年不吃葷、喜吃素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主要與物質生活豐富,營養過剩有關。在歐美發達國家,這一現象,已持續多年,是現代父母的一大困惑。

  • 大紀元3月19日訊】(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十九日電)香港糖尿病聯會主席曾文和指出,本地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現時香港有多達六十萬人患有糖尿病。曾文和表示,香港每一千名十五歲以下兒童,便有一人患上二型(後天性)糖尿病,最年輕患者僅有六歲。他說,香港糖尿病人數也有明顯上升,一型(先天性)糖尿病人數,在一九八四至九六年期間增加了三至四倍。
  • 大紀元3月19日訊】(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中國大陸西北大學碩士經濟師程文茂,破譯中國古代「太乙算」,並發明「太乙算棋」,使一般學齡前兒童經十課時的訓練,就可以掌握「萬以內加減法」,並將久已失傳的十三種中國古算具全部復原。  大陸中國教育報今天報導,在漢朝徐岳編撰、北周漢中郡守甄鸞注釋的﹁數術記遺﹂一書中,介紹中國古代十四種算法。除第十四種「心算」無須算具外,其餘的積算(即籌算)、太乙算、兩儀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宮算、運籌算、了知算、成數算、把頭算、龜算和珠算共十三種都有計算工具。「珠算」之名,始見於此,並沿用至今;但其餘算具,均相繼失傳。
  • 今年兒童節四月四日到六日在國家戲劇院九歌兒童劇團和兩廳院將推出兒童劇﹁強盜的女兒﹂。導演朱曙明和編劇邱少頤幾經討論後,決定以﹁戲中戲﹂方式呈現,強調以肢體和創作,結合音樂和舞蹈,帶領觀眾進入戲劇中綺麗的森林世界。劇中除了安排有機關重重的馬車、演員快速變裝,並邀請捷克戲偶設計大師法卡秀娃(EvaFarkasova)越洋設計戲偶。
  • 在聯合國第59人權大會開幕之際,從中國四川省一所看守所裡傳出驚人消息:一名兩歲兒童,因親人修煉法輪功,被迫坐牢9個月。而更令人震驚的是,經過調查顯示,很可能該監獄不止囚禁一名兒童。
  • 在重性精神疾病中,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爲最高。這種最爲常見的精神疾病的發病年齡一般在15-25歲之間。但也有少數病人發病較早,在兒童期即發病,稱之爲兒童精神分裂症。由于它的起病潜隱,往往被家長和老師認爲是孩子的“脾氣”改變,或者被誤認爲是孩子的“品行”問題而貽誤了治療時機。
  • 兒童社交敏感症是指兒童對新環境或陌生人産生持續的或反復出現的恐懼、焦慮情緒或回避行爲。主要表現形式爲:缺乏信心,沙啞、口吃,表述不清;躲避他人的視綫;臉面發紅發熱,軀體緊張、僵硬;分泌大量唾液;小便時有人在排尿困難等。

  • 3-4歲的孩子,儘管身體各方面還比較稚嫩,但要使孩子長得健壯,力所能及的鍛煉是不可缺少的。3歲以後的孩子,其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的發育都日趨成熟,孩子的體格鍛煉應該采取綜合的形式來進行。通過室外走、跳、跑、攀登等體育運動,做兒童健身操或運動量較大的游戲活動,既可以利用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清潔的水流等自然條件,又能够通過各種活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産生積極的影響。 
  • 台灣家扶基金會在召開緊急會議後,今天宣佈將透過「兒童暨社區基金會國際聯盟(CCFI)」,對伊拉克兒童提供人道援助計畫。
  • 音樂結合戲劇,國家交響樂團在即將到來的三月二十九日青年節,將推出﹁永遠的童話─兒童音樂會﹂,會中精選浦羅柯菲夫三首作品,並邀請演員趙自強等人演出,將古典音樂所包涵的豐富故事性呈現給觀眾。去年在音樂總監簡文彬領軍下,國家交響樂團成功演出兒童音樂會﹁動物狂歡節﹂,獲得大小朋友的熱情參與。今年,為了紀念浦羅柯菲夫逝世五十週年,簡文彬再度與國家交響樂團策劃了﹁永遠的童話-兒童音樂會﹂,為孩子們精選浦羅柯菲夫三首作品,並於二十九日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