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战后扶植哪派上台 鲍尔伦斯斐看法迥异

标签:

【大纪元4月7日讯】(中央社记者张声肇纽约特稿)美军攻入巴格达,海珊政权倒台在即,战后要扶植哪一派伊拉克人位居临时政府要津,美国政府内部国务院和国防部看法迥异,两位“大部长”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日益激烈。

最新一期的新闻周刊说,国防部有意推荐流亡伦敦的“伊拉克国民会议”领导人查拉比扮演重要角色,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则主张,由现在伊拉克境内的人领导过渡政府较妥。

时代杂志则指出,这两大官僚系统之争,其实是国防部长伦斯斐和国务卿鲍尔之间“意识形态之争”的缩影,也是两大部长在布希王朝(从老布希到小布希)里面的瑜亮情结。而美国对伊拉克的“新政”会影响到世界局势,这就不只是伦斯斐、鲍尔个人甚或美国一国的问题了。

时代说,温和派的鲍尔是老布希的爱将,鹰派的伦斯斐则从来不获老布希赏识。鲍尔是四星上将,对军队呵护有加;伦斯斐是外交官出身(尼克森时代就出任驻北约大使),老是爱让军人吃排头。

如今两人角色互换,带兵的今年六十六岁;身为美国最高外交官、办外交的在七十之龄,俨然是美国顶尖的“文人战士”。偏偏两人又都享有摇滚乐明星般的声望地位,也各自认为自己不但带兵在行,搞外交也不输给对方。

“比本事”情结倒不是两人争风吃醋的最大原因。时代说,冲突的根源,来自两人所代表的派系各有很不相同的世界观:以伦斯斐为首的国防部新保守派文官主张以霸道、单边主义方法推展美国利益;鲍尔所代表的温和派则从现实观点看世界,认为全球各国不同层面的利益纠葛不清,多结交盟友、维持稳定是推进美国利益的最佳办法。

伦斯斐派说,启用五十八岁、做过生意、现任律师的查拉比在临时政府担任要职,因为他是“可靠的民主政治信徒”,充斥海珊部属的新伊拉克需要这种人。鲍尔派人士则把自从一九五八年就住在国外的查拉比,视为“毫无国内徒众”的政治门外汉。国务院和中情局主张静观伊拉克局势演变,看看哪一种势力会自然浮现,美国顺着这个大势,帮伊拉克人民建立新的民主政府即可。

两个礼拜前,鲍尔送了一张名单给伦斯斐,推荐一批伊拉克裔美国知名人士帮忙从军政府过度到临时政府(战争刚结束一定是军政府管理,权限在伦斯斐手中),国防部剔除了其中的大多数,理由是“懵懵懂懂没经验”。

可是,伦斯斐提名当临时政府新闻部长的竟是前中情局局长吴尔锡,此君曾是间谍头子不算,最近说了一番极不“外交”的话,得罪光中东国家政府,鲍尔期期以为不可。

上周,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发动这场战争感到惴惴不安,希望美国安抚他们一下。吴尔锡居然说,“我们就是要让你们紧张,我们要你们明白,美国和盟邦正在大步迈进,我们站在你们|像穆巴拉克者流、沙乌地皇室之类|最怕的那一边:我们站在你们自己人民的那一边”。据称连伦斯斐的亲信都大惑不解吴尔锡哪来“这高明的点子”,讲出这种话来?

国防部和国务院、中情局意见分歧的另一重点,是多久才能建立伊拉克民主?国防部认为六个月即可,国务院和中情局认为从来没有民主过的伊拉克,不可能半年就变成民主国家。国务院担心,如果六个月内就举行选举,选出激进派回教政党执政怎么办?难道美国要自打嘴巴,不承认“民主结果”?可是五角大厦里面的谋士们却反驳说,这种看法,就是瞧扁了伊拉克人民的水准。

国际上,鲍尔的“多边主义”和伦斯斐的“单边主义”更是针锋相对。鲍尔日前在欧洲奔走,就是希望战火停息后,欧洲盟友出面帮忙整顿、善后。英国首相布莱尔也主张联合国帮忙人道救援和战后重建,透过安理会不但可以修补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也可节省美国的人力与物力。

伦斯斐等强硬派坚决反对“未参战国”分一杯“重建”羹。他们说,联合国出面,只会增加成本,并把事情复杂化,再说,“飞机起飞时不和我们一起,降落后就想来分好处,门儿都没有!”

两派更精彩的斗争还在后头呢。伊拉克局势底定后,布希政府会不会继续其“铲除恐怖主义,扩散民主政治”反恐民主大业?若然,从何处下手?

美国军方指出,下一步将对叙利亚或伊朗动兵,在布希政府内部是“活的问题”,而这种说法,让国务院以及埃及、沙乌地阿拉伯等盟邦吓得心脏病都要发作了。国防部却自鸣得意地说,这才是美国“高瞻远瞩兼大魄力”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布希在两大重臣之间将会采取哪一派的“奏折”?观察过去两年多以来,布希连连祭出大手笔,这个世界,恐怕还会有捏一把冷汗的机会。(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飓风贝里尔快速增强 威胁加勒比地区
胡友平救人遇难 分析:中共在隐瞒什么
中朝威胁上升 美在亚洲加强安全伙伴关系
印尼拟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200%进口关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