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黑環境睡眠有益兒童健康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0日訊】英國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英國絕大多數兒童從來沒有經歷過完全黑暗,因為,他們的父母總會在孩子的臥室裡留著一點點燈光。

據BBC 5月9日報道,雖然這項研究是由一家電力公司(Powergen)進行的,但是,從健康的角度看,不時地把燈等關掉似乎對幼兒的健康發育更有利。

Powergen出資在英國全國進行的調查顯示,98%的兒童都不是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睡覺的。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的臥室裡留著一盞燈,其他人家則留著走廊裡的電燈不關。
由於上述原因,英國每年都要多消耗價值四千六百八十萬英鎊的電費。

該公司的節能部經理奈威爾說,這種現象加上英國夜晚照明的路燈加在一起,使許多兒童從來都沒有體驗過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

醫生們認為,全黑環境中的睡眠對於兒童的健康有益。

睡眠評估和諮詢服務的伊茲科維斯基說,家長本以為給孩子留點亮光會有一種安慰作用。但是,他強調說”實際上,不停地接觸燈光會降低人體生物鐘需要的退黑激素水平。他還說,久而久之,將會影響這些兒童的睡眠規律,導致多動症進而影響兒童的健康。(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香港歌手楊千嬅當過護士,今天簽唱會上重拾老本行,教歌迷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妙招,包括增強抵抗力(正常作息、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量運動)、保持室內通風、避免出入醫院和SARS流行地區、養成洗手習慣。她並示範口罩正確戴法及洗手方法,希望歌迷免除SARS威脅。楊千嬅延後到上海拍攝新片「新紮師妹2」,為新專輯三度來台會歌迷,多位歌迷今天下午專程到西門町捧場,加上天氣陽光普照,讓楊千嬅非常開心。
  • 大紀元4月8日訊】(中央社台北八日電)中國大陸浙江省人民醫院近日坦承,高血壓、動脈硬化、睡眠呼吸障礙,這些過去只有中老年人才會患的疾病,如今已開始光顧中國大陸十四歲以下的兒童,而罪魁禍首就是肥胖。新華社引述這家醫院小兒科副主任醫師張勤說,檢測結果證明,大陸肥胖兒童的血脂明顯高於正常兒童,其中,重要指標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兒童平均值為每升零點四四公克,而肥胖兒童則高達每升零點七公克。而醫學研究表明,高血脂症可逐漸造成動脈粥樣硬化,使冠心病的患病率大大提高。
  •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持續延燒,四月初前往中國大陸講學的台大醫院醫師孫安迪特別帶回一帖由北京協和醫院中醫部和上海中醫藥大學聯手調配的中藥方。除此之外,孫安迪認為,睡眠是提高免疫力最基本的秘訣,減少壓力、多接觸大自然對身體健康都有幫助。孫安迪提供的一天份基本藥方是,土茯苓、牛蒡子、黃耆、黃芩、薄荷、桑葉、防風和連翹等藥材各六克,但黃耆可增加為十二克,另外可再加入六克紅棗及十克野菊花改善口感。
  • 兒童保育專家阿荷裏博士已證實,背孩子作爲一種育兒的輔助手段,不但不會傷害兒童的軀體四肢,也不會影響孩子的睡眠,相反,由于嬰兒同母親的這種密切接觸,還會給孩子的生長發育帶來益處。
  • 怎樣有效預防SARS?醫界目前仍暫時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不過衛生署及台北市衛生局都呼籲民眾,除了提升免疫力,注意營養、規律運動、足夠休息和睡眠及多喝水外,並要掌握「三不」、「二要」原則,不要前往流行區、不到醫院探病、不出入人多密閉場所,且要多洗手、戴口罩。

  • 要擁有水水的肌膚,除了要依膚質、膚況對症下藥,並勤加努力保養外,最重要的是,還要依照「生理時鐘」來搽保養品,尤其趁著夜間睡眠的時間來保養,絕對能夠事半功倍,躺著睡就能變美麗!
  • 睡眠与覺醒一樣都是生命活動所必需要的一种主動的和复雜的生理現象。一個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正常人每隔24小時即有一次覺醒与睡眠的交替,這种醒一睡節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過程。覺醒時意識保持清晰狀態,而睡眠時意識水平即低落,呈現一种意識障礙狀態。正常的睡眠應具有下面几個特點: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我一歲大的女兒喜歡跳舞。一聽到音樂,無論何時何地,她的臉上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然後靠在沙發、椅子或父母的腿上,開始左右晃動還有踏地板。有時,她小小的心靈完全陶醉在音樂之中,她的四肢著地來回搖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條腿做出旋轉的動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