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芾:悲黄河 泣长江

苗芾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7日讯】香港的老一辈大部分的根都在大陆,在香港生活了多年,尚缅怀祖国风土人情以及乡亲。中年一辈风骚的就在心仪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后来接触得国际文化渐多,便成了中西合璧了。中国文化毕竟可思可盼而不可及。都想看看北京皇城故宫,西安的半坡遗址寻仰韶文化根源,丝绸之路沿途的古城遗迹,敦煌龙门石窟的佛像,春风不度玉门关有多荒凉,从西端的嘉峪关到东边的山海关长城有多宏伟,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蜀道难如何难,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急流有多湍,西子湖苏堤春晓……。然而,那种中国历史文化情意结不是年青一代能体会的。

1979年大陆刚开放,香港同胞可回国旅游,可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预先申请下一站,麻烦带来的难度使走访各地作历史凭吊更显珍贵。

从北京坐四日四夜的火车去乌鲁木齐,一过黄河,心中期盼终与眼前现景相叠,一切思想感觉都关掉了,好让黄河的水与情充盈整个人。黄河不负其名,就是黄水,浩瀚,有力的冲流着,是力与美的结合吧。

另一次过兰州,上了黄河大桥,黄河就在脚下,忍不住,拍了一幅到此一游的相片,回来后左看右看都不顺意,真的把他糟蹋了呗!

坐火车经过长江大桥好几次,一冲而过,没来得及攫取多少呢。1992年,赶紧在长江三峡工程未全面上马之前游一趟三峡,逆流而上,西陵峡、巫峡、瞿塘峡。很遗憾,多次河道工程及葛洲水坝的兴建,三峡已非心仪的古代的三峡了。西陵峡近水边的名胜古迹给水淹了,我的心也随着淹没水下了。著名的巫峡十二峰不再巍峨,河面扩阔了,不再有激流。瞿塘峡也不再雄伟了。安排行程的游河船可能深知大家会失望,转入巫峡段的支流大宁河,在此河的小三峡一游以补偿。也好,见到了什么是栈道、悬棺。

近十多年,因为人的道德败落,天灾人祸不断,黄河长江不能幸免,不是洪涝便是干旱,涝则洪水滔天,旱则千里断流。表面原因是只顾建水库,破坏森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三峡工程不顾一切上马,就连全无水利或环保专业知识如笔者的人,细心想想也知不妥。不谈工程带来的环境灾难、历史文物灾劫,仅看迁徙大量沿岸居民计划就令人心寒,除了连根拔起的离开世代相承之祖地外,还遭无良贪官诸多欺凌……。



成片的黄河河床大面积裸露见底

最近黄河长江均告枯旱。在兰州,成片的黄河河床大面积裸露见底,往日满河黄水奔流的壮观气势不复再,黄河流域今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大旱。最近长江瘦了,水也浅了,出现特枯水位,可能随时断航。这是黄河长江本身的难,也是中国人民的劫!

──原载《香港大纪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