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僧一行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4日訊】編者按:“僧一行”俗名張遂,生于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今河南省南樂縣人。他是唐代著名高僧,唐開國元勛張公瑾的孫子,也是杰出的天文學家。僧一行對歷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和梁令攢共同創造了“黃道游儀”和“水運渾儀”等大型天文儀器。又反复推算制訂了《開元大衍歷》,后人稱贊它是“歷千年而無差”。

僧一行,俗名張遂,鉅鹿人。唐玄宗召見他時,問他:“你擅長什么?”一行答道:“只是善于記憶閱卷過的東西。”玄宗便下詔令掖庭取出宮內人員的名冊給他看。一行看完一頁名冊后,就能熟練地复述下來,就象平日早已熟識一樣。就這樣讀了數頁之后,玄宗為一行的非凡記憶力所嘆服,不知不覺地走下御座,向他施禮,稱他是圣人。

在這之前,一行就已信奉佛教,在嵩山跟隨普寂師父修行。師父曾經在寺院內准備下食品,大會群僧及沙門。周圍几百里內的僧人,都如期而至,聚集了一千多人。當時有個叫盧鴻的,道高學富,隱居在嵩山。普寂便請他寫篇文章,詠贊這次盛會。到了這一天,盧鴻拿著文章來到寺院,普寂師父接過后,放到几案上。鐘聲敲響了,香也點燃了,盧鴻請求普寂道:“我寫的這篇文章長達數千言,況且用字生僻而語句怪奇。何不在群僧之中挑選一名聰明穎悟的,我要親自向他傳授一遍。”普寂便召喚一行。一行走過來,微笑著接過文章,只瀏覽了一遍,就把文章放到了几案上。盧鴻看不起他這种輕率態度,暗暗責怪他。不一會儿,群僧集會于佛堂,一行撩起衣襟走了進來,神情自若地背誦著這篇文章。聲調抑揚頓挫,文章無一遺忘。盧鴻惊愕良久,對普寂說:“他不是你所能教導的人,應當讓他隨意到各地游學。”

一行為了寫出《大衍歷》,從此不遠數千里,到處訪求師資。他曾來到天台國清寺,見有一個院落,長著古松數十棵,門前有流水。一行站在門与屏之間,听到院內正有個僧人在運算,運算聲簌簌作響。只听他對徒弟說:“今天當有個弟子向我求學算法。他已該到門口了,怎么沒人去領他進來呢?”說完,便去掉了一個算碼。又對徒弟說:“門前的流水,算起來該往西流了,這位弟子應當到了。”一行接著他的話就走了進來,跪拜叩頭向他請教算法。此僧便將算術全部教授給了他。門前的流水原來是往東流的,因一行的到來突然改為往西流了。

邢和璞曾經對尹愔說:“一行真是一位圣人嗎?漢朝洛陽人閎制作的歷書說:‘往后八百年,理當少一天,這要有位圣人來定之。’到今年,八百年的期限已經到了,而一行造《大衍歷》,正好推算出差一天。可見洛人閎的話是可信的啊!”

一行還曾去道士尹崇那里借過揚雄的《太弦經》,几天之后,又去還書,尹崇說:“此書意旨深遠,我研究了多年,尚不能通曉。你應嘗試作進一步的研究,怎么這么快就還回來了呢?”一行說:“明白其中的意義就行了。”他便拿出自己撰寫的《大衍玄圖》与《義訣》一卷來給尹崇看,尹崇大為折服。他對別人說:“這個年輕人簡直就是顏回再世呀!”

到了開元末年,裴寬為河南府尹、他篤信佛教,以師父之禮對待普寂禪師,白天晚上都去拜訪他。有一天,裴寬又到了普寂處,普寂說:“我正有件小事,無暇与你漫談,暫請在此休息一下。”裴寬悄悄地來到一間空房子,見普寂清洗完正面殿堂,焚香,端坐在那里。沒坐多久,突然听到敲門聲,連聲說道“天師一行和尚到了”。一行走了進來,到普寂跟前行禮,禮畢,他貼近普寂的耳朵悄悄說話,樣子極其恭敬。普寂只是接受,毫無不可的表示。密語完了又行禮,行禮完了又密語,如此反复三次,普寂只說“是、是”。沒有不應允的。一行說完后,走下台階,進了南屋,自己把門關好。普寂便徐徐吩咐弟子道:“放鐘!一行和尚滅度(死)了!”身邊的人急忙跑過去查看,果然象普寂法師說的一樣。一行死后,裴寬披麻帶孝,徒步送葬出城。

注:普寂是禪宗北宗神秀的傳人。

(正見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福興寺院西北角上有一座隋朝建造的佛殿,其牆壁上畫著十光佛的佛像,筆勢甚妙,為天下之冠。有見識的人說,這是國手蔡生的畫跡。
  • 唐朝劉逸淮在汴京時,韓弘為右廂虞侯,王某為左廂虞侯。王某和韓弘私交甚篤。有人向劉逸準進讒言,說他二人竊取軍情,將對劉不利。
  • 勾龍義是簡州里人,唐朝長慶年間,在郪縣靠出賣勞力來養活自己。
  • 唐憲宗元和年間,武陵郡的開元寺有一法號為惠昭(亦作惠照)的僧人,他看起來貌衰體羸。他能預言人的吉凶福禍,而且皆能說中。他性格孤獨,不与人來往,常常獨自一人呆在屋里坐禪,左右也無侍童陪伴。他總向鄉里人討飯吃。有個八十多歲的鄉里人說:“惠昭法師住此地已六十年了,可他的容貌与從前沒有兩樣。只是不知他到底高壽多少。”
  • 唐玄宗時,無畏三藏剛剛從天竺來到大唐,他被領去拜見玄宗皇帝。玄宗見到後,很尊重他,便對三藏說:“法師不遠萬里而來,一定很疲倦了,你打算在哪裡休息呢?”
  • 有三位比丘談論著,世界上什麼東西最難得?第一位比丘說:「世界上,最難得的是青春永駐,健康長壽。一個人即使家財萬貫,但是老病來時,再也享受不到五欲的快樂。」
  • 洛陽天宮寺內有個秀禪師,俗姓李,是汴州陳留縣人。他刻苦修習禪宗。以前曾到過荊州,後來移住天宮寺。深受武后則天的敬重和禮遇。他所感悟到的常常與事實相符。
  • 法本從寺內走了出來,兩人相見十分高興,又問起當初在襄州相處時的往事,然後就領著這位僧人穿過一道道門,走上秘殿,參見法本的老前輩。老前輩詢問法本為何領進這位僧人,法本說:“早年在襄州一起避暑時,約他來此訪問我,所以他才來到山門的。”老人家說:“請他吃過飯後就出去吧。這裡沒有他的座 位。”
  • 唐朝時,廬陵的街市中,有一個叫劉行者的,以修金屬器物為職業。他非常孝順,母親患眼病二十多年,他一直多方苦苦尋求治療的方法。
  • 唐代,幽州有個叫知苑的僧人,精練有學識。隋煬帝大業年間,他就立下誓願,修造石屋收藏所有佛經,防備佛法戒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