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审视自我管理机制

标签:

【大纪元6月27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方冰纽约6月26日报导) 美国第一修正案赋予美国新闻媒体极大的自由,同时也要求新闻媒体担负巨大的责任。最近《纽约时报》发生了一位被重用的年轻记者长期以来靠杜撰、剽窃新闻应付重大采访的丑闻。新闻界对这家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老报发生这样的丑闻反响极大。许多新闻媒体开始重新审视自我管理的机制。

*美国媒体准确与不准确*

 
《纽约时报》最近发生一系列记者违背新闻报导准则的丑闻以后,《今日美国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盖洛普进行了一次联合民意调查。调查显示,百分之六十二接受调查的民众认为美国媒体的报导常常是不准确的。这一比率几乎创下历史纪录。在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商业新闻研究生项目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该项目主任米勒斯说,现在民众极其关注新闻媒体的表现。

不过,哥伦比亚大学前新闻研究所主任戈德斯坦在会上说,他不同意对《纽约时报》丑闻的一种反应,认为媒体报导的任何故事都不可信。戈德斯坦说,不应该对《纽约时报》的这些事件给予普遍化的解释。事实上过去这类事件就已经发生过。他引用三十年前作家阿切尔斯针对《纽约时报》写的《头版的背后》一书的说法。戈德斯坦说:“这本书的许多结论非常中肯。他说,《纽约时报》明显地缺乏认真检讨自己的能力,创造了一种把自己孤立于所服务大众之外条件的倾向。”

*顶尖报纸两难境地*

《纽约时报》编委会成员奥佛霍尔泽认为,应该把这些事件看成所有新闻工作者都参与的事件。她说,《纽约时报》是全美国新闻工作者视之为顶尖的报纸。《纽约时报》的记者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格外敬重的专业人士。崇高的地位一方面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却增加了不可接触性。奥佛霍尔泽说:“上面指出的这种关系严重阻隔了同我们社区、批评界以及希望指出我们错误和不准确之处人士的联系。《纽约时报》的这种地位明显导致了它最近出现的问题。”

*《纽约时报》丑闻连出*

被《纽约时报》当作“新秀”的年轻黑人记者布莱尔从去年10月至今年4月所写的70多篇报导中,至少有36篇是杜撰、剽窃、失实的。布莱尔被迫于今年5月1日辞职。《纽约时报》主动发表了长达14,000字的文章揭露这一丑闻。但是紧接着,该报普利策奖得主里克﹒布拉格因为请人“捉刀”而递交了辞呈。随后,该报常务主编和总编因为没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这些错误也不得不引咎辞职。虽然讨论会的主题是《纽约时报》的丑闻,但是许多听众把问题扩大到了最近美国的新闻工作者报导伊拉克战争上。一位听众说,究竟是真实地报导这场战争呢?还是要塑造美国正确的形像?

*批评伊拉克战争报导*

与会的专家几乎都对美国媒体报导伊拉克战争提出了不同角度的批评。[公民新闻皮尤中心]执行主任谢弗说,对战争的报导中,美国媒体记者的一些坏习惯使她深感忧虑。她称有这种坏习惯的记者为速记新闻工作者。谢弗说:“他说,所以我们就写。共和党政府说了,还有什么人说了,为了取得平衡,我们再找民主党方面的人来说。令我担忧的是政府方面的声音太多了,什么将会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什么战争将持续很短时间。也许我们现在才知道,情报部门在操纵,可能不会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们宣布战争已经结束,但是人们还在不断地死亡。我不清楚为什么已经结束了。虽然我认为我们的记者非常勇敢,但是他们对战争的报导仍然使我忧虑。”

*新闻报导和读者参与*

与会者认为这一教训引出了诸如民众同媒体的可接触性、准确报导、新闻从业人员的种族多样性、明星体制的优劣、如何培养年轻记者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怎样恢复公众对媒体的信任问题,与会专家强调新闻报导的过程是一个读者一起参与的过程,记者有责任客观公正地报导,作为消费者的读者也有权对产品的质量提出自己的批评建议。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唐人透视中国:戴晴谈中国媒体控制
张伟国:互联网成为胡温政治资源
中国总理称萨斯局势仍严峻
非官方人士传北韩百枚核弹瞄准美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