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瑋:加拿大小學六年級与台灣的不同

林海瑋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9日訊】自從去年夏天我們全家移民多倫多之後,我就感覺到這里的教育与台灣很不同。

剛來的時候,我對學校的第一印象是校園很寬廣,沒有圍牆但是校舍很像工厂,并不好看,不像台灣的學校有不同的建筑風格,這里的操場沒有跑道而是很大的草地。

上學後,我覺得班上同學都很和善,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但是彼此都很親切,像我英文不好,同學還是會和我交談,回答我問題,還有提供各种幫助。

這里的老師上課很認真又有趣,常常在課堂上講笑話,有一次上音樂課,老師說:「我們來打拍子,像海狗一樣」當時他還扮成海狗的樣子,很搞笑,老師們不喜歡我們叫他們“老師”,要叫小姐、先生,師生關系很像同學。

這里升旗儀式不像台灣那麼隆重,每天在教室坐著听廣播,只在放國歌時站起來,所有老師報告的事項,不超過五分鐘,也就是這里的升旗,不像台灣的老師不僅長篇大論,還要做操,如果沒事可說,也會努力的編出一些事講。

這里的教育很自由,但是生活教育不嚴格,比如學生可以化妝,穿著隨便等等,結果有些人就很隨便,甚至亂丟垃圾,加拿大的教育希望學生發揮個人專長。不像台灣希望學生要做很多功課。加拿大學校也比較注重藝術方面,音樂課,我們選的樂器有薩克斯風,小喇叭,大喇叭,低音號,法國號,豎笛,橫笛等……我們也有戲劇藝術課,法文課,但我們沒有電腦課,因為很少人不會用電腦。

我認為,每個人要選一种專業作為一生的事業,應該多花時間在發展興趣。加拿大与台灣教育不同在於一個想要教出了解自己的學生,一個想教出只會讀書的學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細語人生》主持人宇欣在臺灣一所公立學校採訪了郁青老師。郁青老師在其班級裡採用的品德教育方式效果明顯,受到學生、家長、學校其他老師的讚許。
  • 國際獅子會300-D2區紮根品德教育於校園,捐贈《小乾坤》與《悠遊字在》兩套動畫教材挹注高屏兩地國小,及推動國中讀報教育,並辦理圖文創作、書法比賽、讀報及影片製作等四項藝文競賽,15日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舉辦成果展暨頒獎典禮。
  • 有的人總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或是擁有的什麼技能知識生怕別人學去。其實如果懂得放下和分享,往往就會發現在教授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有所收穫......
  • 屏東縣竹田國中在高雄中北扶輪社贊助下,開展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偏鄉學子閱讀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去年國中會考,竹田國中更是創下佳績,全校畢業生62%考取屏東中學及屏東女中,錄取率全縣第一。3月21日,竹田國中舉辦成果分享及讀報教育比賽頒獎。
  • 入學筒
    依據流傳幾百年的傳統,德國小學一年級學生在上學的第一天都要攜帶一個色彩繽紛的紙製圓錐體到學校,看起來像是個特大號的甜筒。究竟這個圓錐體裡面有何玄機?這項傳統又是從何而來呢?
  • 小臻滿4歲後,到附近的幼兒園就讀,可是才去了兩個星期,每天早上起床就一直哭鬧,不肯去上學......
  • 讀報教育對內化學生的氣質,有加成的效果,竹田國中賴芳蘭老師表示,「我們學校孩子的氣質很優質,這次看了學生的讀報心得作品,發現孩子心靈層面的成長提升很大,真的讓我很感動。」
  • 對於那種總是欺負他人又屢教不改的學生該如何教育呢?我相信這是所有的老師最頭痛、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 即便過了二十幾年,桐林國小的孩子們,依然清楚知道這場地震是如何重創了故鄉。姜韻梅說:「我希望孩子們都記得,那場大地震是毀滅、但也是重生。」走進重新整修的圖書室「童話森林」,當年黃建興特意將圖書館規劃為獨立空間,就是希望能提升使用率。如今嶄新的圖書室,順應原始設計,在挑高的牆面上裝置了一棵桐花樹,這棵樹沒有頂,彷彿象徵著書中的知識應該延伸至外頭的自然世界。牆上的鐘,時間停留在凌晨一點四十七分,那是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時間。
  • 龍華國小雖然位於都市裡,卻保有珍貴的生態環境。中庭刻意以土丘造型模擬自然環境,搭配小橋流水生態池,不但是孩子們下課時間嬉戲的場合,也吸引了鳥、松鼠等小動物穿梭其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