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透视:割除收容遣送的”毒瘤”

BBC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江迅

标签:

【大纪元7月1日讯】BBC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江迅报导:农民穿着布鞋进城,犯不犯法?你会觉得这是个奇怪的问题。都市”小资”不是流行穿布鞋了吗,农民穿怎么就犯了法?

今年6月4日上午尸10时许,宁夏自治区泾源县农民秦哈牙,带着13岁女儿到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看病。秦哈牙刚走出医院,被街上两名穿灰色制服的人拦住,其中一人说孟”你穿布鞋上街造成了污染,要罚款200元(人民币)。”老实巴交的秦哈牙苦苦哀求。另一人说孟”你不交罚款,就跟我们走吧。”秦哈牙心一沉,想起村里乡亲被城里人收容的累人事,便苦着脸说孟”实在没有200元,少罚些吧。”最后让他罚了30元人民币,但只给他撕了三张总额15元的当场处罚定额收据。

他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孟穿布鞋也犯法?他决定到长乐西路街道办事处去说说。走到半路,他却被两个男人拦住,他们提出赔50元给秦私了,秦拒绝了,两人拦住秦不让他走。恰好西安晚报记者走过,记者出面交涉,秦才得以脱身。接着,又有三个人找到他,提出赔偿200元人民币,再退赔30元罚款单,交换的”条件”是要他交出那15元的罚款单。秦哈牙说,一定要为增加穿布鞋上街被罚款的荒唐事讨过说法。

如此致富?

其实,类似的事在中国大陆时有所闻。湖南省涟源市收容遣送站1996年起,通过给回扣与当地派出所勾结”收容”外来人员,向每个被收容人员,收取500元到800元遣送费后放人。据悉,从1996年至去年11月,涟源收容站利用扣人索钱的手段,已经从一万多名农民身上获取现金320万元人民币。

据这一收容站原中共党支部书记郭先礼披露,收容站正式职工10人,临时工五六人,站长萧笑华的亲属就有七人。收容站在当地是个让人羡慕的单位。站里职工的奖金一年可以拿到三四万元,而企业效益不错的涟源钢铁厂的职工,一年的工资,才不过两万元。

涟源市收容站的致富手段很简单,与涟源市火车站订立协议。火车站派出所和联防队员以收容”三无人员”(无正当生活来源、无正常居所、无合法证件)的名义,把经过涟源的农民扣下,由收容站接走。农民到了收容站,即被搜身,如身上有足够的钱,这农民就可以免受坐监之苦,只要留下钱,便可带一张名目为”生活费”的收据离开。如果身上的钱不够,收容站就会向他家拍电报,要求速带800元人民币来涟源收容站接人。

孙志刚案

收容遣送已经陷入法律的困境。一起孙志刚案,唤起人们反思现有的收容制度。27岁的孙志刚结业武汉科技大学,南下广州受聘一家公司。一天晚上外出,他因未携带任何证件而被收容,结果遭毒打致死。

此案披露后,激起全社会的忿慨和一场大讨论。孙志刚案暴露出现行收容遣送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自愿”与”强制”的界限模糊,使收容完全变成一种强制行为。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认为,孙志刚事件集中折射出收容制度、社会管理模式、政府转型期角色担当、对流动人口如何救助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如何引导制度向更有利于保障公民自由的视角,去深刻反思。

六月十八日,国务院终于废止了1982年施行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通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这一旧一新,简言之改收容为救济。

中国政府在二十年前推出《收容遣送办法》的本意是出于救助流浪者和乞丐的目的,是作为政府关注民生的一项措施而出台的。但事实上,一步一步扩大收容对象﹔一步一步由政府提供救助,变成一些部门聚敛钱财的手段﹔一步一步从为流浪汉提供温饱,演变成限制公民自由直至伤及人命的一场恶梦。这就是政府的权力膨胀结果。

宪法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两条一要保障人民权利,二要限制政府权力。否则,同样的悲剧仍会继续发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湖南收容站内幕曝光 不交钱活活打死
沈岿:警惕以共和国纳税人的钱袋袒护邪恶
孙志刚案引发对中国收容遣送制度的批评
中国废止旧收容遣送办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