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个澳洲人的中医情缘

记澳洲针灸中医协会会长James Flowers先生

人气 96
标签:

【大纪元7月16日讯】他曾经恨自己有一张像中国人的脸;他曾经拒绝学讲中国话;可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不但迷上了中医,中文说得很棒,而且做了澳洲针灸中医协会的会长;他还说,要做一个好的中医生,仅仅了解那些草药和针灸穴位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自己也要按照古人的道德标准和圣人的教诲生活。

他叫James Flowers,中文名叫张仲民,是一位华人母亲和澳洲父亲的后代。

备受种族歧视的童年

仲民的父亲是在新加坡结识了仲民的母亲。他爱上了这个美丽而善良的中国女子,并最终如愿以偿地把她娶回了家。不久,仲民来到了人世。

幼年的仲民有着一张中国人的脸,大家都说他长得更像母亲。

2岁时,仲民随父母一起远渡重洋来到澳洲,那是在60年代。

当时的澳洲几乎看不到一个亚洲人,白澳政策使到黄肤黑发的仲民和母亲顿陷处处遭歧视的痛苦中。仲民的父亲是个典型的澳洲人,虽然他很爱自己的妻儿,但除了安慰,他不知道还能怎样帮他们走出煎熬。

和所有中国母亲一样,仲民的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并一直想让仲民学中文,然而由于父亲认为中国太穷,学中文没前途,所以最终仲民被送去学了德文。
仲民记得,那时母亲常说,“记住,你是中国人,一定要有一颗中国心。”那时的仲民还不懂那意味着什么。

9岁的时候,仲民的母亲去世了。此后他在家就再也没有讲中文。

开始关注中华文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仲民长得越来越像外国人了。

当时中学有一门功课,叫“亚洲社会研究”。“那时我开始对中国的东西感兴趣,但当时对中国的东西了解非常有限,以为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就是中国历史的全部了。”仲民说。18岁的时候,他去了英国。当时的英国社会已接纳了各种种族的人。亲身经历令他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回想起澳洲,觉得她只是一个静悄悄的还没睡醒的角落,而世界,是那麽的广阔。”

仲民说,“从那时起,我开始深层思索我的中国人的那一面。我想起母亲,想起她走的那麽年轻,想到她曾经经历过的一切。我忽然觉得应该尊重她,记住她说的话,并按照她的要求去做,这样九泉之下的她才会觉得宽慰,安心。”

仲民想起母亲常说的,“记住你是中国人。”他决定开始进一步研究中国文化。

1988年,仲民回到澳洲之后,忽然发现这里有了这么多亚洲人,包括许多从中国来的人。“在英国的时候起,我就开始注意上了中医。”仲民说, 1991年,他报读了悉尼中医学院的4年制中医课程。

发现中医的博大精深

1994年,仲民在上海接受了5个月的毕业实习。由于没有翻译,他只能强迫自己快速突破中文关。这样5个月下来到他毕业时,他已完全能听懂中文了。95年,他正式开始从事中医师的职业。

“我发现中医非常深奥。而从中医的深层研究下去,我发现中华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根源是如此的博大精深,精彩卓越。”

在上海的时候,仲民拜了一位佛家师傅学习一种佛家功。在打坐中,他体悟到很多,证实了许多医古籍中描述的,以前以为是迷信的现象。他也越来越相信,佛经中讲的世间的轮回其实都是真的。

“古代中医都讲打坐,孙思邈就常提到打坐炼功的事,当时不叫气功,叫炼功。” 他说,“而那时的医生,通过打坐炼功而出了功能后,用功能看病是很习以为常的事。”

“我认为,做一个好的中医生,仅仅了解中草药,了解些针灸穴位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按照古人的道德标准和圣人的教诲生活。按古人的话说,就是要做君子。中医是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德、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之上而发展来的,其实质就是教人如何做人。

“过去,许多中医古籍都涉及到此问题,强调当诊断病情的时候,要找出内心的问题。我看到法轮功的书籍中也强调一个人的好心,强调善良对于治病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要为善。我觉得很有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西人学中医,要学到这些实质性的东西。”

仲民认为,明白这个道理的中医生都有责任让人们知道这一点。“因为中医的实践本身是很深邃的。疾病治疗是多层次的。像气功,像法轮功之类,那就更深了。气功能增加人的能量和对自然界的敏感性(即所谓的第六感官—译者注),所以治病不仅靠的是草药和穴位,而且更应该通过精神的调治影响和治疗病人,这就是先人们为什么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道理。”

中医在澳洲的发展

谈到中医在澳洲的发展,仲民指出了一个华人或许还没太留意的现象:在澳洲,学中医的西人多于中国人。比如在墨尔本的RMIT、VUT,悉尼的UTS、UWS、悉尼中医学院,昆士兰的中医学院等,学中医的多是西人。他说,每年有数百名中医学生从这些学校毕业,现在全澳有大约1600名注册中医生,其中800到900人是西人。

他说,“由于所有中医书籍均依靠懂英文的经验中医生翻译而来,所以西人中医们所能涉猎的中医古籍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但我认为语言并不是主要的障碍。”

“我注意到,中医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中医科学化,在中国称为中西医结合。即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证实和‘发展’中医。二是走传统中医的经典发展道路。在澳洲,有些在中国接受过正规训练的中医来到澳洲后极力推广中医科学化。这也许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对他们而言已是生活及生命中的一部分,不需要特别强调和另外学习;但要知道,这些在西人的头脑里是一片空白。今天的人们似乎没人讲这些,而是一味地强调‘科学’。”他说,如果西人仅仅是从科学的角度学中医,如果澳洲的中医立法不能推动澳洲中医界认识中医的实质,而客观上却导致“以实证科学的理念去“规范”中医的结果”,那麽这些西人中医们也许永远也学不到中医的实质和精髓,学不到古代那种真正的治病救人的方法,而只是学到一些皮毛的东西。这是很令人忧虑的。

中医与人生

仲民认为,中医是把中华文化带入澳洲的先锋。“越来越多的非中国背景的澳洲人正在通过中医了解中华文化,尝到中华文化的滋味。虽然许多人还了解不到其实质,但这就像种下了种子一样,随着实践的增长,了解的人会越来越多。”

他说,中华文化远不止是“东方歌舞团”,“新疆歌舞团”“京剧”之类的、表演娱乐、取悦于人的东西。这些不是东方文化而只是文化的表面。“中国文化的实质是,正如我先前所说,是“德,仁、义、礼、智、信”,这些才是中华文化的关键,是真正能服务于人,造福于人,能治病救人的东西。”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很多人的心里不健康。我想说,很多人的疾病来源于精神的不健康,很多人因为没有正确引导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向的迷失而得病。这也不是单纯中药针灸能治疗得好的。澳洲看起来是一个能让人们快乐生活的国家,但深层地,如果你有机会仔细了解每一个个体,你发现有许多痛苦,是精神的痛苦。他们总是在寻求着什么,却苦于找不到答案。这导致他们身体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

“人类的宗教,西方人的基督教,东方人的修炼,其本质恰恰就是要解决人的这些根本问题。我认为,作为中医生,我们必须更深刻地了解这一点。”(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生日惊喜:墨尔本男子送彩票 父亲中奖
世界最大规模海军演习登场 剑指中共
悉尼各界集会声援退党日 赞三退意义深远
AI融入教学 昆州海外华文教师研习 老师学以致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