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胡温新政与中共的命运

杨君 (大陆)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8月22日】中共要步大清朝的后尘吗?

在中国走向民主政治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是唯一的障碍,但显然是最主要的障碍。中共,这个曾经自命为“彻底反封建”的“最最革命”的政党,却恰恰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帝制传统的真正继承人。共产党革命的后果是,革掉了新生共和制度的萌芽,反而恢复了大一统帝制的内核。其夺取权力、巩固权力、使用权力和交接权力的政治游戏规则,在本质上回归了明清旧制的暗轨。

从历史的视角看,今日之中共与上世纪初之清廷,正处于不同历史周期表中同一个节点上。邓小平发起的经济改革,有如“洋务运动”的盗版;赵紫阳推行的“政治改革”,恰似“戊戌变法”的续集;慈禧二度垂帘的丑剧又已经上演,接下来,所谓“胡温新政”仍然与“清末新政”一样,只有反反复复的阵痛,不见悲喜交集的分娩,终究还是无休无止地难产着。这是一出无聊乏味、情节雷同、似曾相识的国产历史剧。

大清朝廷因“仿行宪政”不成而灭亡。现在,只留下一个悬念:中共的命运,能否逃脱历史的宿命?

专制独裁是注定要死亡的,或安乐死,或暴死。民主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共的命运也早已一目了然:第一条路是继续以假大空的托辞来拖延和推搪真正的宪政改革,去步清廷的后尘;第二条路是脱胎换骨,放弃暴力专政的一党制,洗心革面成为多党制下的一个普通执政党或反对党。前者是不归之路,强梁者横死;后者是新生之路,立地成佛。在庄严的历史面前,绝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现体制已现典型末世特征

目前的中国,以上海北京等几个现代化橱窗作点缀、以富含水分的GDP和财政收入作包装,正勉强维持着一副稳定繁荣的表象。其实,中国的内部早已暗流涌动、乱象纷呈。正统意识形态的漏洞已经大到无法弥补,中共官僚体系的统治权威已经因贪污腐败而丧失殆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使大规模社会冲突的危险日益迫近,广大中下层民众的不满和失望正在被激化为愤怒和反抗。专制之癌已经扩散到社会肌体的全身,中共的大一统独裁体制已经进入生命的晚期。

曾经让民众普遍受益的经济改革,在八十年代中期因官商勾结而中止,转而成为一场大众受损、特权得益的腐败狂潮,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羊肠小道走进了“让大部分人富不起来”的死胡同。江泽民“积极推进”了十三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原地踏步,迟迟不能真正启动,已经让最有耐心的人也快要失去耐心。

江泽民时代有如前苏联的勃列日涅夫时代,保守有余,进取不足,暮气沉沉,老气横秋,黯淡无光,乏善可陈。在江泽民时代,大众的共产主义信仰灰飞烟灭,专制政权外强中干的特点暴露无遗。党靠消耗和透支国家财富的方法赎买权贵阶层的忠诚,靠默许基层官员盘剥工人农民来稳定政权的根基,靠大张旗鼓的愚民宣传和赤裸裸的暴力镇压来保障政权的稳定和安全。中共越来越不像一个政党,其行为方式更酷似依靠武力强制收取保护费的黑社会。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着矛盾、冲突和仇恨,统治集团的道义伪装和政治权威正在无可挽回地彻底丧失。这是典型的末世特征。

“体制内改革”还有望吗?

尽管如此,中共仍然是中国社会唯一能够迅速有效地动员起来的有组织力量。因为统治集团不仅直接掌握行政权力、武装力量和舆论工具,直接支配全部的国家财产并间接支配民众的储蓄资金,而且几乎完全垄断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从而使民间社会长久地失去自组织能力。所有的组织都是党的附属组织,凡是不能为权势集团所吸收的民间群体,要么身陷囹圄,要么亡命天涯,要么一盘散沙。十四亿人民组成的国家犹如被武装劫持的人质,当权者以内乱、割据、“亡党亡国”相要挟,一副“我没命大家全没命”的拼命三郎架势,将“稳定压倒一切”解释成一党专政“一百年不动摇”,更将自己装扮成“社会稳定器”、“利益平衡器”、“民族粘合剂”和“国家安全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反倒成了真理。

因为中共以党代政、以党统国,所以,要想既改变党的专政功能,又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避免因社会动荡而导致无组织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崩溃、国土分裂,自然以“体制内改革”为第一选择。如果中共能够发起所谓“体制内改革”,正大光明地走“和平演变”的“自由化”之路,主动将专政党改造成普通政党,完成中国式的“光荣革命”以还政于民,实为代价最低、副作用最小的中国政治转型之路。

鉴于现政权高度集权的特点,“体制内改革”必须由最高层发起、由最高层推动、从最高层改起,否则万难建功。这是中国产生“老人政治”、“死人政治”、“新人政治”现象的体制根源。盼开明君主、望救世青天的心态,并不仅仅源于中国的传统,也源于中国的政治现实。虽然“体制内改革”的梦想曾经被六四屠杀打破,却没有完全破灭。中共十六大上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又一次带给人们政改的希望,对江泽民时代的极度失望,转为对胡温新政的热切期待。对于大多数翘首以盼胡温新政的人们来说,这是最后的希望;对于现政权来说,这可能也是改善统治形象的最后机会。高压下的稳定与泡沫中的繁荣,毕竟快撑不下去了!

但是,中共这架老旧的专制机器和依靠操纵这架机器而荣华富贵的权势集团,还能承担起体制再造的历史责任吗?有人说,“改也是亡,不改也是亡,不如将一党制进行到底”,“反腐败是亡,不反腐败也是亡,不如腐败个够”,如果大权在握者抱着这种与专制腐败共存亡的决心,体制内改革还有望吗?

权力斗争下的“胡温新政”

毛泽东说过,八百人统治中国。所谓领导一切的那个“党”,其实并非六千六百万成员的那个庞大的党组织,而只是那个组织中的一小撮达官显贵。大陆政治的黑幕是那样严密,这八百人集团的组织活动方式和权力运作方式与黑社会无异,不仅大众不得与闻,便是那六千六百万胁从者也不得参与。中国民众和国际社会仍然只能从领导人的排名次序、假大空的官方文告和莫辨真伪的小道消息中了解中国的政治走向。

目前,仅凭几出亲民走访、一场遵宪演讲、一次疫情公开和一篇不疼不痒的《求是》文章,胡温新政的面孔还在犹抱琵琶。政治改革只是一张画饼,江氏余威仍是严酷的现实。不能不提醒人们注意,高层权力斗争是常常容易被误读为“思想斗争”、“路线斗争”或“新政”的,虽然,权争确实有可能转化为新政,甚至也极有可能成为推行新政的首要前提。

争夺权力是现政权得心应手、轻车熟路的事业。恋权不放的江泽民与位高而权轻的胡锦涛之间,必然会有或明或暗的权力斗争,这是中共体制不可变更的传统特色。从诞生之日起,权力斗争一直是中共历史的一条主线,毛刘毛林毛周之斗天惊地动,邓胡邓赵江胡之争波汹浪涌。高层权争充满阴谋诡计、栽赃陷害、文攻武吓,从来就没有多少积极的意义。除非,党内的权争不再是权谋之术、不再是暗箱操作;除非,权争以民意或至少以党意为依归,向公开竞选的方向发展,否则,权争也就还只是权争而已。

对于有志于中国民主化的人们来说,真正的新政是施舍不来的。让权争转化为真正的新政,需要海内外民主力量的压力、推力和助力,唯其如此,当压力、推力和助力足以改变权力斗争结局的时候,当亲民意的一方不是靠权术而是靠民意而获得大权的时候,新政才会真正启动。

──原载《动向》8月号(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林保华:北戴河红潮冲击中南海
澳洲总理何华德将会在本月访华
胡锦涛坦承执政危机
手机简讯透露 江泽民惹人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