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莉波特 “舞”动女性影展

人气 19
标签:

【大纪元9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萱仪╱特稿

 许多人都只知道莎莉波特是位电影导演,却不知道自小习舞的她还是位音乐家、表演艺术家与编舞家。她从十四岁就开始拍实验短片,并称电影是“视觉的诗篇、智慧的运动”,但她的专业训练却是舞蹈。熟悉莎莉波特的影迷都知道,“舞蹈”这件事可以解释许多权力关系,在她的电影与生命中占据极重要的位置。

 莎莉波特稍后不但成立自己的舞团,也担任剧场导演,专门挑战户外的大型演出;此外,她也担任一些即兴音乐乐团的主唱与作词人。她的音乐才华同时展现在自己的电影里,“美丽佳人欧兰朵”与“梦幻舞神”的部分配乐就出自她的手笔。

 在她的“惊悚”与“淘金女郎”里,男人或许设定为匿名的权力本身,但在“美丽佳人欧兰朵”和“梦幻舞神”中,他们却成为极富雌雄同体魅力的身影。莎莉波特与剧中女性角色一块儿永远带着迷恋与幽默的眼光看着他们。

 “惊悚” 父权社会里的女人

 莎莉波特只用了半小时,就手脚俐落的把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里的情节安排批了一顿。

 原本歌剧结尾里女主角咪咪因重病去世是全剧的高潮,它让深情款款的穷爱人鲁道夫成了悲剧英雄,但在本片里,咪咪却是一脸惊恐的看着镜子问自己:“我真的死了吗?我为什么要死?我是不是被谋杀的?”

 莎莉波特借此片讨论了女人在父权世界的噤声与缺席,而且也让咪咪找到了被谋杀的证据。她一定得死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有意思的是,她的清纯也是她的索命牌之一。因为要是让另一个花痴苗塞塔死了,观众一点都不会同情与不舍,高潮就无法成立;莎莉波特巧妙暗示,在这出歌剧里,曾经游戏人间的花痴要活着,是观众一致的期待。

 “伦敦故事” 政治阴谋里的女人

 这个故事有点诡异,说着一个神秘女郎如何与前政府官员和内阁门房联手出卖英国的故事。有人以为这个短片是在讽刺八○年代柴契尔政府罔顾英国权益向美国靠拢的反宣传片,顺便骂骂保守党的腐败贪污。片中充斥着普罗高菲夫“罗密欧与茱莉叶”的配乐,搭配着神秘女郎与两位伙伴得手后的胜利之舞,颇有看头。

 “淘金女郎” 黄金炼金术与女人

 这部片没有一个特定的叙事线,硬要说的话,就是一个白人女子试图回育空河寻根,因为她爸爸曾是当地的淘金客;另一位黑人女子则负责处理与数字有关的银行业务,而她一直想尽办法要让男主管回答她在这方面的疑问。

 本片不仅幕后工作人员全是女性,黄金与女性更在片中成为同义词,莎莉波特透过黄金与炼金术来探讨女性生命方向的转变,并试着解释西方艺术与文化里所谓“女性化”的象征意义。

 片子其实也没那么难懂,例如开头与结尾各有一场豪华宫廷舞蹈戏,在片头,白人女生被爸爸牵着缓缓走下楼梯,然后再温顺的任爸爸将她交给大厅的男伴,一个换一个的跳过舞后,她忽然被女扮男装的黑人女生骑马冲进来掳走。然后到了片尾,她再度回到大厅与男伴共舞,只是这一次,所有男伴一一被她甩开倒在地上,反而是全场女生聚拢过来低头看着他们,意义很清楚吧?

 “美丽佳人欧兰朵” 雌雄同体的女人

 改编自维吉尼亚吴尔芙的小说,这部电影让莎莉波特与蒂达史云顿成为国内影迷耳熟能详的名字,尤其这位欧兰朵还会面对镜头与我们分享她╱他活过四百年的各段眉批,让我们觉得雌雄同体的他╱她很好亲近。

 因为活了四个世纪,欧兰朵注定一生得不到的唯一优宠就是找到“同伴”。他是男人时试过恋爱、文学与政治,变成女人时则熬过社交圈的复杂难堪与性爱的欢愉失落。最后让她摆脱命运操弄获得新生的,是她颠沛流离躲避战火后生下的女儿。意义也很清楚吧?

  “梦幻舞神” 自导自演的女人

 莎莉波特为何会迷上探戈,为何要拍这部片子,为何觉得探戈像太极,为何远赴阿根廷选真正的舞者拍片,为何执意要让自己当主角,她已经解释过很多次,影迷可以等她来台时再好好问她一遍。这边只讲一点很有趣的,关于探戈的本质。

 根据莎莉波特自己说,初期的探戈是两个男人一块儿跳的,从二○到四○年代这二十年间,男人间开始学习一个“带”、一个“跟”。只有把“跟”的角色学到完美,他们才有办法“带”人跳舞;而只有在男人们连“带”的角色都学好之后,他们才会开始邀女人共舞。

 所以在片中,男舞者帕罗维农会生气的对莎莉波特说:“你只想到自己,这样我没法带。”但莎莉波特会回敬道:“我是导演,我习惯发号施令而非顺从。”她甚至告诉帕罗,她是导演,有权力随时换角,他们两人的权力关系不能用跷跷板形容,因为他们连坐的位置都争个不停。

 对了,若大家不习惯看五十多岁的莎莉波特特写,觉得她太自恋,也可以在她来台时好好向她“请教”一番。

  “纵情四海” 在大屠杀阴影下的女人

 虽然片中卡司包括强尼戴普、凯特布兰琪与克莉丝汀娜瑞奇,不过影迷反应不若莎莉波特以前的作品强烈。莎莉波特曾说过,她这一代是在战争阴影下长大的,而她拍这部电影的理由,是想让大家知道纳粹大屠杀并不是最终的胜利者,许多犹太人或吉普赛人曾经成功逃出纳粹魔掌。这个理由很常见,如果这是莎莉波特唯一的出发点,那她就不成为莎莉波特了。

 “现在大家描写的纳粹大屠杀,已经有逐渐色情化的危险了。”她在某次访谈说:“我们当然不能忘记这件事,但持续在人们眼前送出这些影像,他们能记住真正发生什么事吗?人们顶多变得麻木,而不会了解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迫害与背叛才是这个事件的根源。将罪行归咎于纳粹这么一个团体就算结束,那与任何种族歧视一样,只是因为恐惧,就利用﹃他们与我们不一样﹄这样的差别划分逃避现实。”

 听完莎莉波特的解释,有没有觉得应该进戏院重看这部片子?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女性影展 “苍白的母亲”揭序幕
女性影展质量俱佳 令人惊喜
第35届金曲奖得奖名单(陆续更新中)
《非常家务事》影评:老板与妈妈谈恋爱 让女儿很头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