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柏楊冤獄 監院平反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監察院替柏楊平反!昨日監院通過一份調查報告,指控當年國民黨政府未審先判、羅織罪名,包括軍事法庭以「附匪」、「刺探軍情」等罪名起訴柏楊,例如,起訴書指柏楊曾在三十七年底受匪命打探十六軍腳踏車數量,由於當時國軍並未配備腳踏車,經證實屬捏造,監院該份報告,等於公開替柏楊平反。

  柏楊(郭衣洞)當年蒙受冤獄,在政黨輪替後,已經獲得平反,戒嚴時期不當審判基金會並分別給予金錢賠償以及名譽回復證書,監院昨日公布調查報告,等於就當年事實部分予以澄清,還給柏楊一個公道。

  根據監委趙昌平、林時機調查,對於當年軍事檢察官起訴柏楊,但軍事法庭卻未詳細查證,僅向調查局查詢有無不法取供,監委認定,軍事法庭此一方式無異於沒有調查,結果自然缺乏公信力,甚至有未審先判、羅織罪名等重大瑕疵。

  監委指出,當年軍事法庭根本沒有詳細查證,僅向調查局函詢有無不法取供,監委認定軍事法庭此舉,即使有調查也等於沒有調查,結果確實令人難以信服,尤其軍事檢察官起訴的罪名缺乏具體證據,無異於以莫須有罪名起訴。

  例如,當年柏楊被指控附匪,三十七年瀋陽淪陷後,曾於「民主建設學院」受訓,但經國防部證實,當時根本沒有此組織;而柏楊被賦予探刺軍情,事後證實是屈打成招,最佳例證在於柏楊自白書指匪幹曾交付金圓券一百元,做為瀋陽到北平的路費,但以當時物價,一百元卻僅能購買二十個饅頭。監委強調,這些例證代表當時官方調查筆錄十分可疑,真實性不高,無法就此認定柏楊是否涉嫌。柏楊叛亂案,起因於民國五十七年元月三日中華日報刊登「大力水手」漫畫,當時他為漫畫中文翻譯,被警備總部認定污衊當時總統蔣中正與國防部長蔣經國,隨後經國民黨與情治單位組「華清專案」調查,由軍事檢察官以叛亂罪唯一死刑起訴,最後判刑十二年。

  不過,刑期屆滿後,柏楊仍遭軟禁在綠島,直到美國關切後,才真正重獲自由,此次監院就當年事實部分予以釐清,還給柏楊公道。

柏楊:持續推動人權教育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監察院完成調查報告,正式為作家柏楊(原名郭衣洞)在戒嚴時期被依叛亂罪判刑十二年的罪名進行平反。

  柏楊昨天表示,他尚未收到正式通知,但是很高興,他並幽默地說,「如果不還我清白那才奇怪。」他特別感謝監察委員趙昌平以及林時機兩位委員,「當然我感謝這個時代,但是我也活得長,可以看見結果。」

  一九四九年,柏楊二十九歲,流浪到台灣,在行政組織嚴謹的台灣區公所辦戶口時,因為無法肯定生日,所以柏楊臨時起意,順口報了十一月一日,「那是東北第一大城瀋陽市在國共內戰中陷入共軍的日子,當時,對正在瀋陽辦大東日報的我來說,是一項晴天霹靂。所以我選了十一月一日成為我戶口上正式記載的生日,一直保持了二十年。」

  一九六八年,柏楊在當時的中華日報上為大力水手卜派的漫畫翻譯,三月七日卻被調查局以「共產黨募」以及「打擊國家領導中心」的罪名,逮捕入獄,要求處死,其後柏楊又被改判有期徒刑十二年,「從此我就以三月七日做為我新的生日,不但紀念我的苦難,也強調自該日起,對籠罩我一生的蔣家父子政權的唾棄。」

  昨天柏楊參加了文建會新書「文化台灣」的發表會,下午四點多回到家,從報上看見這個消息,柏楊說他感謝這個時代,也感謝主,讓他可以獲得平反。

  目前他除了繼續讀書之外,也幫香港明報寫專欄,並持續關心人權教育。

  柏楊說,國家是為促進與保護人民的權利而設,希望政府重視人權,讓台灣成為一個人權與人責都能彼此平衡的國度。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