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更希望谁入主白宫?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0月5日讯】(BBC中文网记者魏城10月4日报导)还有不到一个月,美国选民就要投票选举他们的新总统了。

有趣的是,美国之外对这次选举的关注程度似乎一点儿也不亚于美国国内。大概,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选举能像美国总统选举那样引起举世关注了。已经有多次全球性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美国之外的多数民众似乎更倾向于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当选,因为克里许诺一旦当选,他肯定不会像现任总统布什那样,在国际事务中一意孤行,搞单边主义。

全球朝野的视线都盯着11月2日(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原因倒不难猜出:美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且经常以”世界警察”为己任,美国总统因此被称为全球最有权势的职务,谁担任此职,似乎与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有点儿利害关系,虽然最终只有美国选民才有投票权。

作为新崛起的大国、而且被美国视为”潜在竞争对手”的中国,对这次美国大选究竟”鹿死谁手”,自然就更为关心了。

北京意向难揣测

至于北京当局内心更希望克里获胜还是布什连任,传媒的揣测似乎互相矛盾。

香港《苹果日报》引述分析家的话说,克里虽然在贸易与朝鲜核项目问题上有令中国懮虑的主张,但由于克里不像布什那么亲台,中国领导人可能比较希望看见克里上台。

该报指出,在贸易问题上,克里反对美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把工厂迁到海外,造成美国国内职位外流,这意味着他一旦上台,可能会和中国产生贸易摩擦;另外在朝鲜核项目问题上,克里不久前在首场总统辩论中曾表明会寻求美朝双边对话,不像布什那样坚持通过中国召开六方会谈解决朝鲜核危机,此举难免会削弱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不过,在中国最关注的台湾问题上,克里对台湾似乎不像布什那么友善,可能更让中国领导人属意。

《苹果日报》引述美国科盖特大学政治学教授郝雨凡的话说:”总的来说,克里(在中国)被视为较佳人选。”郝雨凡认为,虽然布什的中国政策似乎已转趋友善──由上台时称中国为”战略对手”转为如今视中国为牵制朝鲜的伙伴,但中国对布什政府的动机仍有疑虑,”中国认为布什的政策转变只属暂时性质,为便利而结盟。”

但台湾《中国时报》的一篇相关报导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该报引述一位在中国的欧洲外交官的话说,中国官员和学者不仅更看好布什的胜选机会,而且内心里也更期望布什连任。

这位欧洲外交官分析说,美国民主党历来更为关注经贸、人权等议题,而共和党主政往往与北京的交往更为密切,尼克松、里根当年都致力于强化中美关系,尽管布什政府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与中国的利益有所冲突,但布什去年年底”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表态,让北京极为满意,此外,北京可能觉得布什并不喜欢陈水扁,因此如果布什连任,中美未来四年再交涉台湾问题时,也许要比与克里打交道更容易一些,而且过去四年来中国方面和布什交手惯了,比较熟悉,而克里的行事风格对北京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管是这位欧洲外交官的分析更接近事实,还是那位美国教授的说法更有说服力,至少中国政府在公开的表态中没有表现出对布什和克里有什么明显的偏爱。

毛邓喜厌很鲜明

这显然与毛泽东和邓小平主政时代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末期,毛泽东曾经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了一句令全世界大为震惊、也令中国的左派大感迷惑的话:”比起美国的左派,我更喜欢美国的右派。”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毛泽东痛恨左派阵营的”叛徒”和中间骑墙派一直远甚于痛恨右派。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整肃刘少奇等本党对手的残酷程度要远甚于对待国民党战俘和党外右派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仇视”苏修”要远甚于痛恨”美帝”的原因,这更是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向美国”右派”总统、共和党的尼克松摇动中美和解橄榄枝的原因。

的确,首先与世界上最极端的左派毛泽东眉来眼去、最后亲赴中国与毛握手的,就是这个美国的右派总统尼克松。

如果说毛泽东”喜欢美国的右派”,除了联美抗苏的战略考虑外,也有他主观上厌恶所有立场不极端、态度不鲜明的政治势力之因素的话,那么,邓小平偏爱美国右翼总统,大概更多的是出于他本人的实用主义倾向。

当美国共和党候选人老布什与民主党候选人杜卡斯基竞逐总统宝座时,邓小平曾对美国记者公开表示,他希望布什获胜。这种与外交礼节相悖、语惊四座的公开表态,其实与邓本人的意识形态取向关系不大,更有可能是因为邓小平觉得:曾经当过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的老布什一旦当选,也许更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江胡取舍更暧昧

但中国共产党政权与美国共和党行政当局之间的相对较为密切的关系,最初因六四事件而遭受严重挫折,后来又因小布什的对华鹰派姿态而雪上加霜,这种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联姻关系也因此增添了许多变数。

1989年,中国发生震惊中外的六四屠杀。当时的美国共和党总统老布什尽管因历史原因,与中国许多高层领导人有着特殊的交情,但出于原则和义愤,仍然决定对中国实施严厉的制裁。从此,北京当局与美国共和党政府的蜜月关系结束,广义上的中美关系也一度降到了自建交以来的最低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美关系自六四事件之后的解冻,实际上是在竞选时曾誓言绝不放过”从北京到巴格达的独裁者”的民主党总统克林顿主政时期最终完成的。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中美关系解冻之后的一次最严重的”倒春寒”,居然出现在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入主白宫后不久之时。

北京曾经暗自期待,青年时期在中国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的小布什一旦大权在握,能够继续推进克林顿时代确立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不料小布什上台后不仅积极落实他竞选时所说的”中美战略对手关系”,而且在中美撞机事件中,还以极为强硬的立场、措辞和手段,向北京活生生、冷酷酷地展示了究竟什么是”战略对手关系”。

但更为戏剧性的变化是,同一个对华”鹰派总统”小布什,在美国遭受9· 11恐怖袭击之后,在反恐成为其当务之急之后,又变成了一个对华”鸽派总统”:不仅转而加强与中国的反恐合作,而且明确表态反对台湾公投,在最近的总统竞选电视辩论中,甚至强调中国在说服朝鲜放弃核计划方面的关键角色。

中美关系的这些波折起伏,最终使中国所谓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层意识到,不管美国哪个政党的候选人上台,谁也不是中国的永恒朋友或永久敌人,中美关系的好坏基本上不取决于某个政党、某个领袖的意向,而更多地取决于中美两国在全球战略大布局中不断变化的对应关系。这些更为务实的中国领导人开始背弃毛、邓的外交遗训、不再寻求和依赖什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出于这个原因,对于四年前的戈尔、小布什之争和如今的克里、小布什之争,中国的江泽民政权和胡锦涛政权虽然私下里都极为关注,甚至内心里也或多或少有所取舍,但在公开场合,他们都没有像毛泽东那样,流露出明显的爱憎喜厌之情,更没有像邓小平那样,表达出明确的支持反对之态。(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布什阵营将凯瑞描绘为恐怖份子的最爱
凯瑞面临两难:如何攻击布什但不致疏离选民
美国竞选动态
布什与凯瑞的辩论技巧师出同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