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数据大有差异

标签:

【大纪元11月12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许波报导)中国中央政府公布的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与地方各省市上报的数字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引起国际经济学界对中国官方的经济统计数据是否准确的争论。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星期四报告说,预计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9.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左右,显示经济运行总体上开始从偏热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变。头一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中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全年产品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88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15点7。这个单月增长率是过去三个月增长幅度最小的一次,国家统计局表示,与去年同期百分之17点2的增长率相比,工业增长幅度明显减缓,表明中国抑制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生效。

但是据香港南华早报报导,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与地方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上报的数字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央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百分之9点5,但是如果按照地方统计的数字计算,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却达到百分之12点9。中央和地方超过3个百分点的统计差异再次引发了一个由来以久的争议,那就是中国的官方经济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中国官方的经济数据一直受到国外一些学者专家的置疑。南华早报援引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伯特﹒卡戴尔的话说,中国经济过热是由来以久的事实,因此他认为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几乎可以肯定低估实际的增长情况。许多评论人士更是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官方最近公布的一系列有关国民经济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通货膨胀系数的增长数字受到政治方面的压力,“有故意突出宏观调控成效的嫌疑”。

*地方争相攀比夸大其词*

但是匹茨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玛斯﹒罗斯基却认为地方上报的数字存在的问题更大,更令人怀疑。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目前还很难确定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是否完全摆脱了政治需要和影响,因为是与不是都需要拿出证据。但是地方争相攀比,夸大其词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说:“造成统计上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在中国,评定地方政府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他们统计方面的政绩单。地方经济的增长速度在这份政绩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于是这就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地方官员的提升、工薪和工作调动与反映在统计数字当中的当地经济表现密切相关。”

据报导,在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只有河南省今年前9个月的生产总值低于百分之9点5的中央官方统计数字。内蒙古自治区上报的经济增长率竟然高达百分之21点8。有关官员承认,这个数字还有争议,因此可能不会成为最后的经济增长数据。

中国政府显然已经了解到地方在统计和上报经济数据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据中国媒体报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组成统计执法调查组,分赴内蒙古、辽宁、浙江和重庆进行调查。同时全国人大还委托天津、山东、湖北、云南和新疆等地人大常委会对本地区进行检查。媒体报导说,这种“自上而下的统计检查风暴”反映了中国地方夸大经济统计数据问题的严重性。

长期观察研究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的罗斯基教授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各地普遍存在夸大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这就必然影响到中央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的准确性:“中央政府不能依赖地方和各省政府上报的统计数据,他们了解这一点,这就不能不影响到全国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因为中央数据的准确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地方数据准确。据我所知,中央政府在统计方法上最近并没有做出重大的调整,因此目前专家学者对中国统计数字的怀疑是有一定根据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一周金价》油价上扬 金价冲430美元
专家:庞大地下资本市场将迫使中国提高利率
欧元区数据显示通货膨胀缓和  德国展望恶化
美国大选:白宫宝座谁属  美股行情泄天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