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作家张纯如的死因分析

人气 2790
标签:

【大纪元11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魏德综合报导) 以撰写“南京大屠杀”史料知名的华裔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疑似自杀离世,但她的确切死因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解的谜题。美国警方尚不能找到更多自杀之外的证据,但目前从各方的报导来看,有三种可能:1) 他杀。张纯如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籍出版后被人恐吓,频繁更换电话,连住址和家人情况都保密;2) 自杀。据传她在死前调查二战虐俘史,揭露真相时患上抑郁症;3) 过劳。她工作起来十分认真,几近偏执;同时疲惫和疾病可能将自己逼疯而走上绝路。

是否为他杀?

据信息时报报导,作家叶鸿,也是张纯如生前好友,2003年在美国洛杉矶采访过张纯如。她说她第一时间听到张纯如自杀的时候不太相信。她去年在美国采访杰出华人,全部都去他们家中采访,惟独张纯如不让去家采访,张表示因写南京大屠杀惹上右翼日本人的注意,因此不希望透露自己的住址。由于这个缘故,张纯如死因很自然会和日本人联系到一起。当然,目前的确没有发现什么迹象表明他杀,但她的写作题材也许是导致她死的原因。

据悉,《南京大屠杀》出版之后,张纯如不断收到怀疑是日本右翼人士的恐吓信和电话。这些恐吓使得她不断变换电话号码,不打电话,只用电子邮件联络,甚至不敢在家里接受采访。但在没有更多证据表明他杀的情况下,人们也许只能考虑另一个可能的死因:抑郁。张纯如丈夫道格拉斯也表明,张纯如的精神曾在一次旅行后陷入崩溃,身体一直不好。这似乎给抑郁而死的说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死于抑郁?

不过据作家叶鸿回忆,在与张纯如的接触中,根本看不出她患有抑郁症。相反,她是个很阳光的人,非常注重仪表,采访时还提醒摄影师注意拍摄的角度,非常有涵养。后来,叶鸿回到中国,一直保持与张纯如的电话、email联系,也没有发现她有抑郁症。在张纯如去世的前3天,他们还互通过邮件,对她正在写作的内容进行充满激情的探讨。叶鸿认为一个厌世的人不会那么有热情,就算是自杀,可能也是一瞬间,一瞬间产生了某种情绪。

但叶鸿也认为,的确,她写作的题材都是一些涉足人性恐怖、让她内心震荡的事件。从《南京大屠杀》到近来她准备写的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受日军虐待的历史,都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题材。

不过张纯如的编辑于11月11日晚上就张纯如的去世发表一份声明,证实张纯如患上忧郁症。这份声明说,张纯如正在准备的书有关二战时在菲律宾巴丹半岛(Bataan)被俘的美国士兵,张纯如计划书写他们被囚日军集中营的经历。她丈夫道格拉斯说,张纯如的精神曾在一次旅行后陷入崩溃,并因此住院五个月,住院后她继续与忧郁症抗争。人们不知道旅行中她究竟看到了怎样悲惨的遭遇,然而这种致力于挖掘人类被遮蔽的历史,揭露惨剧的工作或许正是她抑郁的根源。

工作压力过大而寻短见?

张纯如逝世,令她的朋友家人以及读者都措手不及,人们无法想象这个公认“充满热情、沉稳、安静”的美丽女子会突然走上绝路。在人们想象里,这个写下《南京大屠杀》的女子,应是战士一般坚强的;在亲朋挚友涤O忆中,她是充满热情、沉稳而美丽的。他们不能相信张纯如是因别的方式离开人世,更愿把她看作是一个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过于执著而献出了生命。

在互联网上,流传着张纯如的密集活动日程表。那样忙碌的生活,她一过就是好几年。网友们在回帖中感叹道,一个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如何不把自己逼向疯狂?一个人在这种紧张忙碌的生活中,也许会因工作压力大而走向精神和身体承受的崩溃边缘。

道格拉斯也说,张纯如身体不好,积劳成疾,再加上繁忙的工作日程,他们只好把年幼的儿子克利斯多福送到伊利诺州的奶奶家。

凡是认识张纯如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认真,对自己非常严格的人,认真到甚至让人觉得她偏执。叶鸿女士回忆自己和张纯如交往过程,提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当叶鸿女士将采访稿发给她,希望经过她同意之后签字。她指出了两个小错误,并强调修改后才能签字。第一,她没有在《洛杉矶时报》当过记者,只是为他们写过文章。第二,她的父亲是读博士才留在美国。张纯如认真的态度令叶鸿女士大为感慨。@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身亡 疑举枪自杀
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因忧郁症饮弹自尽
南京大屠杀作者 陈尸车内
美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自杀身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