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论坛 两样命运 台湾与中国的民主鸿沟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11月30日讯】〔中央社记者廖真翊特稿〕十一月三日在美国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举办的一场论坛,与会中国政论作家王光泽返回中国后,传出遭到政治迫害的消息,相对于台湾与会者大力鼓吹与政府政策相背的反军购,返台后仍自由自在,“一场论坛?两样命运”,显示了台湾与中国、民主与非民主的巨大鸿沟。

  身兼政论作家的“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记者王光泽,曾经与好友余杰撰写“呼吁迁移毛泽东遗体”声明而受到关注。十一月三日他受邀到美国三一学院出席由“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主办的论坛,发表演讲谈“网路时代中国政治生态的演变和可能走向”,二十三日他返回中国后,就接获报社通知以“考核不合格”的理由予以解聘。

  王光泽当天即发表“我的声明”,认为报社“很显然受到来自某些方面或明或暗的政治压力”,对报社同仁遭到不必要的“政治惊吓”,感到抱歉和难过,对于自己遭到“政治迫害”,却乐观认为“这说明中共正在从毛泽东时代的极权统治走向江胡时代的威权统治”。

  他说,如果在极权时代,这些合法行为会被视为“现行反革命”,很可能被处以极刑;在威权统治时代,对他的政治迫害,“也就仅仅限于端掉我的饭碗”。

  王光泽的声明虽然理性平和,却暴露中国民众在中共专政压力下,毫无人权、毫无言论自由的处境。如果安分守己做个“沉默大众”,或许能躲过政治力压迫,若是发出与当局不同的异见,随时会被端掉饭碗。被剥夺工作权的受害者只能自我安慰,“天无绝人之路”。

  事实上,王光泽在会中发表的言论并不尖锐,他客观分析中国政治生态在网路时代新的变化,乐见未来中国民主化出现新的变量。与会人士评价他的发言多是“理性平和”,不认为他有得罪中国当局的言行,反而认为王光泽“显现了中国年轻人对民主化的信心”。

  相较于王光泽的境遇,台湾方面出席论坛的“非战家园行动联盟”成员,主张走出两岸和平的第三条路、反对政府六千亿军购案的李天健,返回台湾后依旧自由自在,联盟这些与政府政策相背离的观点,无论是在国外或是在台湾,都不会受到政治压迫。反而是王光泽的境遇,令他们体会到两岸民主的巨大鸿沟。

  目前,王光泽事件已经引起舆论关注,包括政治评论家林保华 (凌锋)等海外人士都感到义愤填膺,他们呼吁中国当局“还王光泽工作权”,还给他一个公道。

  虽然如此,王光泽遭解聘的待遇恐怕不会改变。就像先前发表“讨伐中宣部”文章、遭校方剥夺授课权的北京大学教授焦国标,就像年仅二十二岁、被无端关押一年的“不銹钢老鼠”刘荻,就像在网站刊登有关民主与人权文章、被控“颠覆罪”羁押多年的黄琦,就像许多被压迫的中国民众,等待平反的一天,将遥遥无期。

  王光泽遭解聘事件,突显了台湾与中国、民主与非民主的鸿沟。虽然他以为“民主政治的春天已经在叩门了”,虽然他乐观地说:“极权统治终结了,威权统治还会久吗?”但是这种温情的期待恐怕还要数十年。

  正如林保华所说,在台湾每经一次选举每次深化民主政治与民主文化的同时,中国当局如果还不能接纳多元意见,不容忍任何良善的、有关中国民主化的建议,两岸民主鸿沟将日益加深,中国还有何资格要台湾统一?(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网络及海外传媒对中国的影响
《21世纪经济报导》解聘王光泽
继焦国标后  中国又一政论作家王光泽遭解聘
王光泽谈他被报社解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