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催化劑或特洛伊木馬 美學者分析兩岸經貿依存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林森報導) 有美國學者認為,中國不會利用台灣經濟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在政治上要挾台灣。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目前台海兩岸日益增長的經濟關係對台灣來說不僅不會帶來任何經濟利益,反而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催化劑或特洛伊木馬*

華盛頓研究機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發表了最新的亞洲研究報告。報告的題目是:《台海經濟關係:是促變的催化劑,還是特洛伊木馬》。三位美國學者就有關台海兩岸經濟交往對兩岸政治關係未來的影響發表了觀點。

美國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瑞曼﹒邁爾斯的中文名字是馬若孟。他認為,目前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利用貿易政策來對台灣施加政治影響。馬若孟還認為,台灣通過與中國大陸保持接觸,不僅在經濟方面受益,而且能夠建立友誼和互信,從長遠的角度來說為解決兩岸的分離鋪平道路。

*中國經濟和貨幣不穩定是最大危機*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專家特裡﹒庫克的中文名字叫古孟德。他認為,台海兩岸的經濟交往將會逐步促進地區穩定,減少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政治和軍事對峙、最終為台海兩岸都帶來利益。而美國威廉瑪麗學院政治學教授鄭敦仁則認為,由於台灣的貿易和投資過多地集中在大陸,因此對台灣來說,最大的危險是中國大陸出現經濟衰退和貨幣不穩定。

*制裁台灣傷及大陸*

美國維吉尼亞州裡士滿大學政治學教授王維正接受了專訪。王維正說,這三位學者有一個共同觀點,那就是中國當局如果利用現在台灣對於大陸的經濟依賴而對台灣進行經濟制裁的話,不僅會傷害到台灣,而且也會傷害到大陸。

王維正說:“兩岸的經貿關係已經到了一種相互依賴的地步。不是說單方的依賴,而是相互的依賴。從這個角度來看,台商在大陸的投資有助於維持兩岸的現狀。大陸當初認為如果增加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的話,有助於達到政治目的,比如包括統一在內。但是,大陸沒有想到,雖然台灣對於大陸的經濟依賴增加了,但是大陸對於台灣的經濟依賴也增加了。比如說,要依賴台商在全球建立的營銷網,以及他們的生產技術等等。而且在大陸社會裡面現在也有一些勢力對於要維持兩岸良好的關係有既得利益。”

*林岡:政經關係並不平衡*

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學者、亞洲研究項目協調員林岡表示贊同這些學者的觀點。林岡對說:“我個人也是同意這種看法。一般來說,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用經濟作為手段來迫使台灣在政治上做出讓步,這個本身對於大陸來講也有經濟代價。”

林岡在接受採訪時說,他本人並不完全贊同經濟交往將會減少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政治和軍事對峙的說法。他說:“這兩者並不一定有很明顯的必然的聯繫。如果我們觀察兩岸關係,我個人認為經濟關係和政治關係似乎並不是那麼平行的。最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的往來更為密切,但是政治關係、包括軍備方面的緊張狀態反而比以前更嚴重了。這些原因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而不是說經濟方面的原因一定能夠把政治原因給排除掉。當然我們可以做一種假設:如果沒有兩岸經濟關係這十多年的密切聯繫的話,恐怕兩岸的政治關係會更為緊張。”

*經濟互賴不是萬能*

裡士滿大學教授王維正認為,台海兩岸只是依靠加強經濟關係來排除政治對立的可能性似乎不大。王維正說:“我想我基本上可以接受這種看法。但是,因為台海兩岸在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然後在軍事上又有對峙,在外交上又有對抗,軍事、政治上的互信不足。所以光是靠經濟的互賴要來達成長久的和平的話,似乎不太可能,但是確實是有助於降低衝突。”

王維正認為,至於最終是不是經濟因素可以完全排除雙方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還很難講,因為政治和經濟都各自有一套邏輯。

*代言人和空洞化*

盡管學者們普遍認為,中國當局不太可能利用台海兩岸的經貿關係來對台灣實施政治壓力,兩岸的經濟交往或多或少會對兩岸的政治和解帶來正面影響,但是日益密切的台海兩岸經濟關係是否會給台灣帶來經濟利益,人們仍然有很多憂慮。

一種擔心是,在大陸投資的台商有可能會不自覺地成為北京當局統一事業的政治代言人。另外一種擔心是台海兩岸如此密切的經貿往來會使台灣的經濟“空洞化。”

裡士滿大學教授王維正和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林岡都認為第一種擔心可能根本不成立,因為台商雖然在台灣政治中的地位和力量正在不斷提高,但是還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他們充當了大陸當局統一事業的代言人。他們可能在“三通”方面的態度和大陸官方一致,但是這並不說明他們就一定支持大陸方面“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政策。而至於台海兩岸的經濟交往造成台灣經濟空洞化的擔心也是不必要的。接受採訪的學者們表示,台海兩岸目前的經貿現狀是經濟全球化過程的一個組成部份,符合兩岸目前的經濟利益,其未來的模式將會由經濟規律來調節。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