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有恃無恐

一鬥
font print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日訊】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魯國發生了嚴重的災荒。

齊孝公乘人之危,親率大軍,浩浩蕩蕩來討伐魯國。魯僖公派大夫展喜來出使齊軍。 在路上展喜遇到了齊孝公。

展喜對齊孝公說; “我們大王派我前來慰勞貴軍。” 齊孝公問:“你們魯國人感到害伯了嗎?”展喜說:“那些沒有見識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們大王卻一點也不害怕。”

齊孝公說:“你們魯國國庫空虛,地裡連青草也不長,你們憑什麼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說:“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 當初,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同心協力地輔助成王。成王對他倆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子孫世代友好下去。我們的祖先這樣友好,大王您怎麼會背棄祖先的盟約,進攻我們呢? 我們依仗著這一點不害怕。”

齊孝公無言以對,打消了討伐的念頭,只好班師回國了。

“有恃無恐”現多指因有所有所依靠而無所顧忌,胡作非為。

(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玄宗晚年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楊家一門都發達了,她的堂兄楊國忠做了宰相,還兼四十餘個官職,大權在握,朝廷選任官員都是在他家裡私下定的。
  • 孫悟空想超脫生死輪迴,便穿大洲、過大洋到處去尋找。最後拜在菩提祖師門下,每日和師兄弟們學經論道,掃地鋤園,不覺過了六、七年。
  • 廣陵張嬰率眾造反,殺了刺史,活躍在揚州和徐州之間,朝廷也沒辦法。樑冀借刀殺人,派張綱去廣陵當太守。張綱也不害怕,只帶著十幾名隨從就上任了。上任後,張綱親自去勸說張嬰,向他表示了皇恩浩蕩,也表示要懲辦貪官污吏。
  • 荊(楚)國有個人把弓丟了,卻不願意去找,說:“荊人掉的,荊人會揀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知道了說:“把‘荊’字去掉就好了。”老子知道了說:“把‘人’字去掉就好了。”儒家重人,講人應該大公無私,而道家重道,所以講出一個道理。
  • 成語“天衣無縫”就是由這個故事來的,是說天仙的衣服沒有拼接的縫隙。後來人們用它比喻事物完美自然,細致周密,無痕漏可尋。
  • 宋弘說:“我聽說,一個人在貧賤時交的朋友是不能忘記的;與自己共患難的妻子是不能拋棄的。(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和湖陽公主只好打消了念頭。
  • 齊景公在原紀國的土地上游歷時,撿到一個金壺,打開來,裡面有一張用紅筆寫的紙條:“吃魚不要翻面,不要乘坐劣馬。”
  • “石邑深澗”用來形容森嚴的法律。事實上,執法必嚴雖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維持社會的秩序,但是立法的原則應該基於揚善。如果法律森嚴卻不揚善,那麼這些嚴厲殘酷的施暴者本身也免不了被老百姓扔進那山澗的結果。
  • 周幽王是個大昏君。他寵愛美人褒姒,因為褒姒喜歡聽裂帛的聲音,他就將大匹大匹的絲綢撕成條。為了博取褒姒一笑,他點燃烽火台,各路救援諸侯晝夜不停地趕來護駕,才發現上當了。
  • “在春風和暖、陽光明媚的時候登上岳陽樓,這時,你就會覺得心胸豁然開朗,精神十分愉快;這時,所有的一切個人的榮辱得失都會忘記得一乾二淨。你再端起洒杯,在陽光的沐浴下,清風的吹拂下,舉杯暢飲,這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