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亚太裔慢性B型肝炎发病率高

标签:

【大纪元5月14日纽约讯】 5月是全国肝炎预防宣导月﹐医学专家敦促民众进行预防筛检。医学观察显示美籍亚太裔人士B型肝炎的罹患率远超过其他任何族裔。

史丹佛大学Lui Hac Minh教授兼亚裔肝脏中心(Asian Liver Center)主任山姆.苏(Sam So)博士表示﹕“美籍亚太裔人士罹患慢性B型肝炎的概率,较美籍白人要高出一百倍以上。因此,美籍亚裔人士最终演变为肝癌的可能性较其他族裔要高出十一倍之多,而B型肝炎正是导致肝癌最主要的元凶。”

苏博士表示,据估计约有七十五万名美籍亚太裔人士B型肝炎病毒(HBV)的带原者,占美国超过半数的病例。

尽管B型肝炎病毒(HBV)会透过性交、针孔或共用个人用品而传染,但是也有许多美籍亚太裔人士(特别是国外出生的美国人)是在婴儿或幼儿时期便接触到肝炎病毒。若在幼年时期接触到病毒,比较容易演变为慢性感染。与在美国的其他族裔相较,罹患慢性B型肝炎的美籍亚太裔人士发病(例如肝脏结痂(即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年龄通常都很轻,大约三、四十岁左右。

因为B型肝炎通常没有任何症状,许多受到感染的人直到发展为晚期肝病之前,对于已经患病根本不自知。此外,这些带原者很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种无声的隐形杀手传染给他人。B型肝炎病毒(HBV)可在人体外存活超过一周以上,而且其传染性比爱滋病病毒(HIV)高出一百倍。

苏(So) 博士说道﹕“本人极力敦促所有的美籍亚太裔人士接受B型肝炎病毒(HBV)的筛检。如果您从未受到肝炎病毒的感染,就应及早接受防疫注射。如果您已经受到慢性B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治肝脏损坏或病变的最佳良方。而且接受肝癌筛检也可及早发现癌症并加以成功地治疗。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受到感染,也有助于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以下的B型肝炎基本常识可以帮助您对此疾病有一个初步了解﹕

成因﹕受到感染的人身上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带有的B型肝炎病毒。

症状﹕大多数罹患慢性B型肝炎的人都没有任何症状,而且自觉身体健康无恙。当肝炎的症状产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烧、关节痛、全身酸痛、疲倦、恶心、呕吐、腹部疼痛以及黄疸等现象。

传染途径﹕B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染方式基本上和爱滋病病毒(HIV)相同。透过性行为、静脉注射药物、刺青或身体穿刺针孔或共用如刮胡刀等个人盥洗清洁用品,因而接触受到感染的血液或其他体液。B型肝炎病毒(HBV)还会在生产的过程中由母体垂直传染给婴儿。这是亚洲人相当普遍的传染方式。在美国,每年约有两万名感染B型肝炎病毒(HBV)的母亲分娩,而且其中超过半数为美籍亚太裔妇女。B型肝炎并不会透过食物、水、打喷嚏或咳嗽而传染。

慢性感染之影响﹕若没有接受正当的监控或治疗以及肝癌筛检,在罹患慢性B型肝炎的亚裔人士当中,每四人就有一人会死于肝癌、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

预防﹕接受肝炎疫苗的预防注射,最能保护您免受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从事安全的性行为以及不共用针头或个人用品,也能保护您不至于受到感染。

治疗﹕目前有三种治疗慢性B型肝炎的方法。请向您的医师咨询适合您个人情况的最佳疗法。

请浏览“翡翠丝带运动”(Jade Ribbon Campaign)网站(www.liver.stanford.edu),查阅有关B型肝炎的详细中文翻译资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一男子通过面试 因罹患B型肝炎求职遭拒
B肝男子求职遭拒 肝病基金会准备声援
当心“吃”出肝癌来
未做好牙科感染控制 易引起交叉感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