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IC產業Q1產值達2396億台幣 年增4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易霖新竹二十日電)台灣半導體協會(TSIA)今天公布台灣第 1季整體IC產業產值調查報告,其中產業 (含設計、製造、封裝、測試4大業別)產值達新台幣2396億元,年增率 42.1%,高過市調機構WSTS統計的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年成長率。

而首季 4大業別單一產值表現,均至少較去年同期成長3成以上,較去年第4季基期相對較高的旺季,也有小幅成長1.9%的表現,顯示景氣正逐步走揚。

TSIA報告指出,以單一業別來看,今年第 1季設計業產值為576億元,較上季成長4.7%,年成長38%;製造 業(含晶圓代工及DRAM兩項)為1369億元,較上季成長2%,年成長率為46.6%(其中晶圓代工為 871億元,較上季小幅下滑1.2%,年增42.3%);封裝業(國資+外資)為334億元,成長率為30.4%(國資產值為282億,成長率為34%);測試業為123億元,成長率為49.2%。

就設計業細述,TSIA表示,今年首季PC晶片組在新 舊規格交替世代下表現稍弱,不過在消費性產品市場增 溫下,包括DVD Recorder單晶片、數位相機晶片、數位 電視晶片、 LCD驅動晶片業營收都持續創下新高;而利基型記憶體產品受手機、 DVD播放器等產品需求增加下,使得記憶體IC設計業者營收也持續成長;此外,音頻 晶片設計業者因 MP3與CD等需求持續攀高,絲毫不受淡季影響,也繳出漂亮的成績單。

在晶圓代工業方面,TSIA表示,第 1季整體晶圓代工需求強勁,晶圓雙雄在出貨量持續成長,產能利用率 也達滿載,營收屢創高點。至於漢磊、立生、元隆等小 尺寸晶圓代工廠,在 LCD驅動IC等需求仍熱的情況下,營收也屢創新高。而就DRAM而言,標準型記憶體隨著12 吋廠產能及良率不斷提升,及製程技術持續演進下,促 成產出增加,加上價格持續站穩 5美元以上,帶動業者營收上揚,另外利基型DRAM顆粒在雙C(消費性產品及通 訊產品)明顯增溫的帶動下,致使需求大幅上揚。

至於封裝業在上游晶圓代工以及IDM持續委外封裝 下,延續去年第4季接單熱絡狀況,使得封裝業產能均 呈現滿載;加上高階封裝需求大幅躍升,都對過去3年持續高階資本支出的台灣業者有利。

測試業則受DRAM廠商陸續打進 OEM市場,以及12吋廠產能陸續開出後,記憶體測試需求大增,加上 NANDFlash測試以及Driver IC、混訊測試需求大幅上揚,使 得報價與營收雙雙大幅上漲,第1季產值達123億元。

TSIA報告中顯示,台灣首季 IC產業產值達新台幣2396 億元,年增率 42.1%,此一成長率高過市調機構WSTS統計的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年成長率。

根據WSTS統計,今年首季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 483億美元,年成長率為 32.3%;銷售量達843億顆,較去年同期成長 21.1%,呈現強勁的復甦力道,顯示半導體景氣正處於成長的加速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