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曾淑美:熱情與努力 創造銷售量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台南報導〕「4A自由創意獎」講座日前請來聯旭國際執行創意總監曾淑美,主講「創意的樂趣」,過程播放多部兼具「好感度」、「銷售度」效果的成功廣告,舉例說明廣告操作實務技巧,讓有志於廣告工作的年輕朋友獲益良多。

 儘管當天台南下起難得的傾盆大雨,這場演講仍舊吸引許多關心廣告人士及學生前往聽講,向難得南下的廣告好手取經。曾淑美在廣告界耕耘多年,曾獲亞太、4A、坎城廣告獎等多項廣告大獎。

 曾淑美從「一則廣告的誕生」談起,她一一列舉廣告製作過程,從客戶尋找代理商到完成製作,歷經20個步驟,時間可能長達3個月,必要時也可能緊迫到20天內要做出一支廣告,製作過程十分繁瑣,絕非天馬行空產生。

 「什麼是好的廣告?」曾淑美列舉廣告作品為例,說明好的廣告應具備的條件,就是要成功創造銷售量、達到好感度,可能只有一個條件,也可能兩者兼具。

 曾淑美列舉實例說明好廣告的條件,如台新銀行幸福加值卡以「小確幸」(小小的,確切的幸福)為核心訊息,達成「好感度」,成功佔領信用卡中「幸福」的意象。

 台新財富管理銀行廣告,以一對雙胞胎不同理財方式,呈現「獨一無二的財管服務」的核心訊息,結果增加3倍來電詢問量。

 如何成就一則精彩廣告?曾淑美認為,廣泛閱讀、見人之所未見的觀點、對市場的判斷力、對影像與音樂的素養,是廣告人要呈現創意必須要有的訓練,也因廣告製作過程每個環節的繁瑣,「非常非常」的熱情與努力,更是必備。

黃蔚軒:創造新效果 成功的創意〔記者吳幸樺╱台南報導〕「4A自由創意獎」講座,本月20日請來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講師黃蔚軒(見圖,記者吳幸樺攝),主講「怎麼要創意、怎麼叫創意、怎麼做創意─淺談廣告影像的創意知覺」,他一一列舉實例破解廣告創意運用的迷思,深入淺出的演講,引起熱烈回應。

 廣告怎麼需要創意?廣告與創意何干?黃蔚軒表示,一個廣告最先要引起注意,才能進一步引起購買慾望,創意跟是否能引起閱聽眾注意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創意是一切的源頭,創意是溝通的開始」。

 「怎麼樣才叫創意?」黃蔚軒提出創意的三個迷思,並一一列舉實例破解。

 創意是藝術的展現嗎?黃蔚軒舉一個有趣的例子,說明不當的藝術運用,反而不利於溝通。

 有個大餅店的老闆自以為有藝術眼光,寫了一張「此為辣椒醬,請勿用力擠」,但「此為」和「請勿」卻用小字體呈現,因知覺作用,竟傳達出「辣椒醬、用力擠」的意念。

 創意是靈光一現的過程嗎?他舉創意的魔島理論說明,一個創意的形成是有基礎的,絕對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冒出來的魔島。

 創意是為了不一樣嗎?他指出,廣告若是只以「不一樣」為目的,常會產生錯誤。曾有一個仲介公司的平面廣告,以一顆血淋淋的心臟,強調「用心最重要」,果真「語不驚人死不休」,達到「不一樣」的目的,卻造成反效果。

 「怎麼樣才叫創意?」黃蔚軒指出,對廣告公司而言,相關性、原創性、衝擊性是創意必然的條件;對廣告主而言,創意的要件則是必須能引起注意、呈現品牌的意象、必須要能夠溝通。

 他再提出創意必須要能「解決問題、與眾不同、具有價值」。

 解決問題前必須先界定問題;與眾不同與「與我不同」,必須勇於淘汰,才能找到真的創意;創意若是無用的創意,對商品無益,也不算成功。

 「怎麼樣能做出創意?」黃蔚軒指出,創意的運用有跡可循,就是必須要比廣告主先一步找到他想要的是什麼,讓對方知道「其實你懂我的心」;創意也是知覺的勾心鬥角,透過簡化、完整化、經驗化,運用圖像化的知覺,創造出經驗之外卻「有道理」的意想不到效果,是創意運用的重點。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