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的变性人

人气 122
标签:

【大纪元6月3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原﹑张育艳编译综合报导)今年五月初发生在四川省西南部农村的一场婚礼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38岁的新娘子章琳和34岁的新郎官杨启成并没有多少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是新娘子在一年以前仍是个男人身。

章琳是四川双流县彭镇一家美容店的老板﹐从小就认为自己是个女的﹐“我小的时候喜欢穿女孩子的衣服并化妆﹐我喜欢玩女孩子玩的东西。父母不准我这样做﹐要我改变﹐但我就是改不了。”长大后﹐尽管受到来自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章琳娶了个女人﹐而且生了一个女儿﹐但章琳仍然渴望成为一个女人﹐过一个真正女人的生活。

一年多前﹐章琳做了变性手术﹐由男人变成女性﹐并且改了名字。她与崇州市听江镇人杨启成一见钟情。

据法新社的报导﹐婚礼引起数以千计的农民好奇的观看﹐尽管当天下起倾盆大雨﹐也没有使远从上海来的记者和摄影师却步。

婚礼前﹐章琳广发喜帖﹐邀请全国的变性兄弟姐妹共赴婚礼﹐分享他们的幸福时刻。据悉﹐婚礼当天有几位变性姐妹前来祝贺。

﹡ 中国的变性人知多少

章琳的婚礼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注意﹐但这其实并不是中国变性人的首场婚礼。据有关资料﹐现在中国有一百多位变性人﹐既有男变女﹐也有女变男﹐过半的变性人都已经结婚。最奇的是其中一对夫妻角色颠倒大换位﹐俩人都是变性人。在已经结婚的变性人中﹐也有少数像章琳一样﹐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后﹐才实施变性手术。

﹡ 变性与传统道德的冲突

变性在医学上被定义为一种病态﹐这样的人往往从小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终其一生想尽办法想要改变自己的性别﹐希望能以自己能认同的性别来生活。他(她)们也因此承受更多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社会上人们对变性人的看法也各异。

曾有媒体报导﹐山东莒县一位变性小姐在济南一家饭店担任迎宾小姐﹐一度被当地媒体及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因为不堪忍受当地部分人士对其的诸多非议而被迫出走。

但中国的传统观念毕竟在变﹐人们在逐步接受这种事实。香港城市大学的中国观察家约瑟夫-陈说﹕“文化大革命打破了许多禁忌﹐使人们对性的态度更趋开放自由。”

国内有报导说﹐一位在中国上大学的亚洲某国姑娘在中国实施了“女变男”变性手术﹐可是学成回国后﹐当地不承认其新的性别身份。尽管通过了法医鉴定﹐可是上报法院批准却是个漫长的过程。他的恋人是大学同窗﹐经不住别离的思念﹐他又回到中国﹐去年﹐他们在中国一个南方城市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在四川章琳的婚礼上﹐一位当地妇女刘桂发(音译)对法新社记者说﹐“感觉有点奇怪。”另一位妇女何丽英(音译)说﹕“这里的人们并不真的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我还能接受这种婚姻﹐但是如果我的女儿想要做变性手术﹐我绝对不会同意。”

在网络上﹐网友对有关章琳或者有关变性新闻有不少的评论。有些人对此表示理解和宽容﹐更多的则是好奇﹑讥讽甚至恶骂。最激烈的是一位自称对佛﹑道﹐阴﹑阳﹐八卦等略有研究的读者说﹐“有违自然法则﹐阴阳颠倒﹐逆天地之道﹐当今社会有人狠不得将天地人伦颠倒﹐此乃魔性作崇……”

﹡ 变性治疗的争议

变性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身体的改变之外﹐手术后更有一系列复杂而漫长的生理﹑心理与生活适应的过程。因此变性治疗有一定的风险。

中央社4月15日报导﹐澳洲家庭法庭判决同意让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有条件变性之后﹐澳洲各界群起抨击。亚伦曾经动手术移除男性器官而变性为女人﹐但他现在又恢复了男儿身﹐他说十九岁时的变性是个极大的错误﹐而且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无可弥补的伤害。

华西都市报3月17日报导﹐四川南充变性人陈莉莉半夜被三位福建客绑架﹐但福建客却一口咬定陈莉莉色诱他们。有关专家认为手术变性后﹐更应该重视心理辅导和适应﹐融入新的角色定位和生活。

国外医学统计资料显示﹐70%-80%以上的变性人手术后性别心理并未改变﹐出现精神分裂等不适应症。心理学家认为﹐需要做变性手术的人﹐大多患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通常对患者采取至少两年的心理治疗﹐18个月以上的异性适应性生活﹐一年以上的心理分析﹐六个月的异性性激素治疗等。

据瑞典1986年的一项实验报告显示﹐瑞典曾对13例变性手术进行平均12年的追访﹐结果大部分人对手术不满意﹐其中8人术后性心理没有改变﹐4人后悔﹐1人要求重新改变性别。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女婴肩膀长恶性肿瘤 差点危及性命
洛杉矶的成人电影圈 因爱滋病毒而风声鹤唳
皮条客街头拉人 延安变性地
变性人今年首次获准参加奥运比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