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坏65年 猫女熬成婆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8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萱仪╱特稿

历代猫女出列!古典漫画造型 没名没姓
  猫女刚出来时没有名字,只是一个叫“猫”的偷儿,她也没有专属服装,和所有“蝙蝠侠”出现过的坏蛋不一样,她要到好几年后才真正拥有自己的个性和名字。

茱莉纽玛 猫女服装起源
  一九六六年1月12日,“蝙蝠侠”影集登场,茱莉纽玛虽然只在第一季里出现两集,但是观众对她印象非常深刻,反应热烈,她的紧身服装也成为日后猫女的标准服装,连后来漫画里的猫女都开始画得有点像纽玛小姐。

  为了回应观众的期待,电视台在“蝙蝠侠”第二季里一口气让茱莉纽玛演了十集,她也很尽责的不停在戏里勾引蝙蝠侠。她演的猫女基本上是个彻头彻尾的恶女,找不到半个优点,她的真实身份,那个叫“莎琳娜凯尔”的女孩也从未出现。

  不过因为茱莉纽玛长得美,演法又颇具喜感,在影史上是让人难忘的猫女。

爱莎奇特 影史上第一位黑猫
  爱莎奇特在影集第三季接替茱莉纽玛扮演猫女,也是影史第一位黑猫女。

  茱莉纽玛当时辞演的原因表面上是档期冲突,但据说实际上是因为第三季出现了“蝙蝠女”,她的设定本来就是个好人,比较配得上蝙蝠侠,猫女不再一枝独秀,纽玛小姐也就兴趣缺缺。而片商找爱莎奇特的原因之一,就是要确保这位黑猫女和蝙蝠侠之间绝对不会擦出任何爱的火花。

  爱莎奇特的猫女扮相是远不及茱莉纽玛,但她的声音却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棒的猫女之声。爱莎奇特比茱莉纽玛大六岁,如今已经七十七岁的爱莎阿妈到现在都还在演电影,而且片约已经排到明年,在银幕上依旧可以感受她爽快性感的个性,或许她才是历代最贴近猫女精神的猫女。

李玛丽惠莎 美猫玩不出花招
  影集成功后,制片打铁趁热,准备利用这股蝙蝠疯在电影上大赚一票。不过当时影集女主角茱莉纽玛在轧别的戏没空,所以制片找了一九五五年的美国小姐李玛丽惠莎瓜代,除了她之外,一九六六年电影“蝙蝠侠”中的多数角色都由影集原班人马担纲。

  李玛丽惠莎小姐没有茱莉纽玛那么会抓时机搞笑,她在片中绑架联合国安理会成员的行动也不太有说服力,但大家倒是觉得她穿上猫女装的扮相还不错。电影上档之后反应平平,蝙蝠热就这样被冲淡了下来,直到二十六年后“猫女”才又重回银幕。

蜜雪儿菲佛 无敌S&M女王
  在一九九二年电影“蝙蝠侠大显神威”里,男主角的主要敌人虽然是企鹅,但大家都爱看蜜雪儿菲佛的“猫女”。她那身亮眼的橡胶紧身黑马甲,配上高跟马靴和鞭子,活生生是无人能敌的S&M女王。唯一可惜的是,她身上那些缝缝补补本来是打算暗示这件衣服是从复古外套修改而来,但看上去却像科学怪人的爸爸法兰克斯坦博士做的。

布鲁斯金的猫女 只有草图
  一九九四年漫画家布鲁斯金就曾建议片商把“猫女”独立拉出来拍影集,他会这么说,除了因为电影“蝙蝠侠”大受欢迎之外,更基于“猫女”漫画的风行程度。片商当时考虑半天,还是搁下这个案子,这是布鲁斯金当时为它设计的草图。

吉姆巴伦的猫女 多了分身
  这是漫画家吉姆巴伦在一九九七年为“猫女”漫画设计的造型,故事中有另一个女生被误认为是猫女,所以漫迷可以在一本漫画里同时看到两个辣妹,再加上吉姆巴伦的色彩艳丽、笔触细腻,是漫迷极为推崇的收藏版。

荷莉贝瑞 量身定做版不死猫
  在早期的漫画里,猫女的设定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女孩,后来运用优异的体操技巧成为迷人神偷,在蝙蝠侠的故乡高登市霸道横行。

  荷莉贝瑞版的“猫女”模糊了她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叫珮欣丝菲利普的化妆品平面广告设计师,因为无意中偷听到自家新产品的秘密,被人做掉,又靠着一只埃及猫的神力还魂为猫女,喀达喀达地踩着高跟马靴准备去扳回一城。

  因为距离上次蜜雪儿菲佛演的猫女已经太久,十二生肖都轮了一遍,大家早忘了猫女的服装本来就不保守,当荷莉贝瑞穿着猫女装亮相时,跟漫画不熟的人都想昏倒,不懂为什么衣服要这样前后交叉露,还让她拿根皮鞭,要是再加个蜡烛就是另外一种类型的电影了。

  不过服装设计师表示,这套衣服完全是依照荷莉的美貌、身材与个性设计,这么东露西露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她的脊椎、肋骨,以及和猫一样结实的肌肉。而且和以前用橡胶做的猫女装不同,她这套可是用真皮与硅胶布料缝制,方便荷莉在片中施展巴西武术与长鞭勾人式。

  虽然服装看起来太过诱人,但荷莉保证,他们从开拍之初就决定片中不能有太多暴力、不讲粗话、不见血、也没有性爱镜头,为的就是让九到二十九岁的影迷都能欣赏。

  所以,为什么要看荷莉贝瑞主演的“猫女”?因为一、去欣赏她的好身材,而且她拿皮鞭的女王气质实在迷人,二、同上,三、以上皆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布兰妮左膝盖受伤开刀
荷莉贝瑞大叹《猫女》难当
布兰妮膝盖受伤 让新曲音乐录影带开天窗
组图:影片《猫女》揭开面纱 两大美女斯通 贝瑞惊艳亮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