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买强卖” 中国盐业黑行规

标签:

【大纪元9月23日讯】长期以来,中国盐业一直实行专营管理,不过,经媒体揭露其重重黑幕曝光后,盐业正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

据《半月谈》报导,盐业黑幕遭到披露的包括公开向生产企业索取高额回扣,赚取暴利达10倍之多,另外,盐业也想方设法让垄断经营就地合法化等,不过,这在业内已经是心照不宣的秘密。盐业长期的垄断经营,十多年来屹立不摇,在盐行业内部形成了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黑行规”,这些“黑行规”导致了畸形的产销利益格局,成为滋生腐败行为的温床,也让生产企业对黑行规敢怒不敢言。

报导说,中国盐业总公司虽为企业,却行使着诸多政府的职能。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盐业公司和盐务局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盐业公司既是食盐和两堿工业用盐之外其他工业盐的经营者,同时又是兼有盐业管理行政职能的政府管理部门,是盐政执法者和生产企业的主管部门。盐业专营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及其种种负面影响,无不根植于政企不分、高度垄断的盐业管理体制。

报导中指出,各地盐业公司在索取高额回扣时为了达到隐蔽的目地,巧立各种不同名目,比如说,运费补贴、仓储补贴、破包费、食盐指标换实业等名目。另外,不少省市盐业公司有拖欠生产企业盐款之习,有的拖欠货款达数千万元之巨。其中一家生产企业从1994年被拖欠至今的盐款高达770多万元。

制盐和用盐企业的负责人说,价差带来的高额利润使用盐企业和生产企业冒险直接达成供需见面,由于政企不分,盐业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垄断利润,把凡是绕开他们销售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碘盐和工业盐统统称为“私盐”,并重点打击。因为这种“私盐”损害了他们的垄断利益,以致真正的偏远落后地区合格碘盐的普及和市场净化工作却没有很好地跟进。

不仅如此,特别是各级盐业公司借食盐专营之名,行垄断经营之实,其结果就是伪劣私盐的泛滥。近年来,盐业公司内部执法犯法倒卖“私盐”的现象屡禁不止。最有名的就是河南省商丘市盐业分公司原经理王喜书特大贩卖私盐案,王因贩卖私盐达万吨被列为中国私盐第一号大案。另外,贩运私盐也令而在产盐大省青海,有缺碘患者近18万人,私盐占据了该省三分之一市场,致使很多牧民长期食用无碘盐和工业盐。

据悉,中国南方几个省的一些盐业定点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曾在一起算过一笔账,销区的盐业公司利润大体是生产企业利润的10倍左右,这都是由于“暴利”的驱动。不少生产企业被盐业公司“盘剥”后微利或亏本经营,根本没有资金用于技术改造,使中国盐行业的生产水平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据新华网报导:被采访的制盐和用盐企业认为,有了这样既能经营又能执法的“部门”,盐业公司与盐业生产企业的关系不可能像正常市场化生存的企业一样,各级盐业公司可以不遵守规则,永远是赢家。“强买强卖”难以分清到底是企业行为还是政府行政行为。

报导指出,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均认为现行的盐业管理体制是与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悖的。广东省一家外商投资的纺织漂染企业投诉文中说,盐业公司是握着计划的权,赚着市场的钱。@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盐业专营制度黑幕重重
中国国营盐业公司垄断敛财黑幕重重
中朝威胁上升 美在亚洲加强安全伙伴关系
印尼拟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200%进口关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