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洋桔梗銷東瀛 開出紅盤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打破洋桔梗休眠限制,趁日本缺貨季節,輔導產銷班將洋桔梗切花攻進日本,預估今年可外銷「東瀛」兩百萬支,明年可望倍增,緊追蝴蝶蘭,成為台灣外銷明星花卉。

台南區農改場場長黃山內表示,過去台灣花農對於洋桔梗的品種特性以及育苗方法不甚了解,使得夏季高溫育苗過程會產生生長停滯的休眠現象、品質不良而且失敗率極高。

該農改場雲林分場六年前開始著手進行一連串的品種篩選、育苗及栽培技術試驗,發現洋桔梗最適當的栽培溫度在十五度C以上,若要維持最佳品質,白天生長溫度則得控制在二十五度C以下。

為克服洋桔梗夏季休眠現象,台南農改場研究出在洋桔梗種苗育成後,先在育苗室中以低溫處理,經低溫處理的種苗在田間種植後,不會再因高溫或寒流問題而影響生長、開花,至於低溫處理的溫度是幾度,被視為最高商業機密。

台灣甘藍新種 抗日成功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台灣甘藍菜(俗稱高麗菜 )過去四十五年來全被日本「初秋」品種所主宰,農委會經過多年研發,今年已成功培育出品質可與「初秋」媲美,耐熱性又高,夏季可於平地種植的「試交三號」甘藍品系,研究人員戲稱,「台灣甘藍菜」光復了。

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蔬菜研究室研究員謝明憲表示,「試交三號」是以日本「初秋」自交選育的後代當母本、種苗改良繁殖場的TSS代號品種當父本,經雜交選育的成果。

他說,「試交三號」甘藍品系耐熱性高,可以在初夏和晚夏時期種植,突破過去甘藍菜僅適合在秋冬季節種植的限制,農改場去年4月和8月先後在雲林西螺、虎尾以及台南進行區域試種後,品質和口感均和「初秋」相當。

台南農改場預計在今年5月至6月初夏時期,完成「試交三號」甘藍品系的命名,並將今年夏季最近的試種成果,呈現予農民觀摩,眼見為憑提高說服力後,再推廣予農民種植。

謝明憲指出,台灣甘藍菜在國內每年平均栽培面積達九千公頃,每公頃平均可生產三十至五十公噸甘藍菜,估計農民每年生產甘藍菜的種苗費用達五千萬元以上。

他說,由於日本「初秋」品種的甘藍菜口感又脆又甜,過去四十五年來一直在台灣甘藍菜市場一枝獨秀,台灣有高達九成五以上的甘藍菜全採「初秋」品種栽種,其他品種難以替代。不過,「初秋」品種只適合溫帶育種,耐熱性並不好,台灣平地甘藍菜只適合秋冬季生產,非秋冬季節,甘藍菜都種到高地去了,也因此台灣在非秋冬季節才會有所謂的梨山高麗菜崛起。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