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登輝:以台灣人立場看事情的想法從未改變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永昌台北九日電)前總統李登輝今天在「李登輝照片集」新書發表會中指出,批評他過去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現在卻要終結中華民國是善變的說法,都是欠缺思想,他從政、領航台灣到目前的基本想法都沒有改變,都是站在台灣人的立場來看事情,只是現在有比較自由空間來做事。

由國史館和允晨文化公司共同發行、群策會協辦的「李登輝照片集」新書發表會,上午在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卓越堂舉行,李登輝、李前總統夫人曾文惠、女兒李安妮等人都到場,由於今天適逢李登輝農曆生日,現場「生日好」和鼓掌聲不斷。

李登輝說,他曾經說過做為台灣人的悲哀,但因為如此對他個人也是很好的事,因此受到日本、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文化和教育,他經常讀書思考他是誰、人是什麼,如此才會愛人,他最重視行動、強調誠實,誠實的心是中國社會最欠缺的,言行不一是他討厭的事。

對於有人批評他善變,過去是中華民國總統,現在要終結中華民國。李登輝說,這種講法都欠缺思想,如果站在台灣人立場了解事情,就知道,過程當中,人是要創造環境改變命運,他從政和領航國政到目前,想法都沒有改變,只是目前有更自由的空間來做事。

李登輝說,他籌組群策會和台聯有人反對,但他認為這些都不應該反對,台灣處於最關鍵時刻,是他一生最後的關頭,希望讓台灣人民能夠有更幸福的生活,是他的希望。

李曾文惠談到李登輝和愛子李憲文時,數度哽咽和落淚。她強調,原先以為李登輝卸任總統之後就會屬於她,但結果仍不屬於她,仍是屬於台灣,她是李登輝學校第一期學生,因為她在五十多年前就報名,與李登輝牽手,除了兩人可以同步之外,也是捉住李登輝,李登輝才不會一直往前走,畢竟兩人已經老了,要相互照顧。

李安妮表示,在她心目中,李登輝是理性的代表,曾文惠則是感性代表,但李登輝在李憲文過世、她出嫁時都落淚,反而媽媽曾文惠沒有,其實李登輝也有感性和柔性的一面。

群策會秘書長黃昆輝談到心目中的李登輝時指出,愛是李登輝施政的動力,施政的基本動力來自於愛,強調誠意、重視行動,並且公私分明。

李登輝的學生陳博志則說,李登輝與其他政治人物最大的不同,就是李登輝是一直在進步,相當認真讀書,並且有系統化思考,施政理念就是希望人民過得更好。

前總統府副秘書長、政治大學副校長林碧炤則說,李登輝是台灣的寶,台灣、日本和美國三國文化最好的部份都呈現在李登輝身上,在外交原則上就是強調要創新和台灣要走出去。

這個照片集分為家族相簿、從政之路、國政舵手和領航台灣等四冊,總共二十一篇,收納一千三百三十八張照片,脈絡清晰介紹李登輝的成長歷程、家庭生活和學術研究,並且介紹他從政務委員到總統任內的豐富從政經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