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達人】鋤頭碩士賴兆炫

陳儷文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花蓮富里鄉是秀姑巒溪的源頭,無污染的溪水灌溉廣闊的平原,近年來聲名大噪的有機米-銀川米就是生長在這片好山好水中。

銀川米的產銷班長賴兆炫原本在福壽企業擔任飼料採購,偶然的機會接觸了有機肥進而對有機栽培對產生莫大興趣,因此在民國八十五年時毅然放棄高薪,和太太梁美智一起回到花蓮富里,捲起袖子、扛起鋤頭栽種有機米。

擁有農經碩士頭銜的賴兆炫回鄉當農夫,反彈最嚴重的是他的爸爸賴銀川。賴兆炫的碩士學位在鄰里間十分顯赫,大家都稱賴爸爸為「博士爸」,沒想到兒子竟執意要回家種田。直到這二、三年「博士爸」才慢慢接受「自己的兒子是農夫」的事實,「反正他罵他的,我做我的,大家一樣固執啦!」賴兆炫說。經過八年的努力,銀川米的名聲讓爸爸賴銀川也終於與有榮焉地了解了兒子的堅持。

賴兆炫的興趣是觀察大自然,提起阡陌間的各種動物、昆蟲,他就興致勃勃,尤其對於大自然的食物鏈更是津津樂道:「田裡大量專吃稻葉、影響收成的蛇目蝶,是大型蜂為了補充蛋白質而從遠處搜集而來的蝶的幼蟲,沒想到隔年,蜂蝶數量平衡,不去處理反而讓傷害降至可接受範圍。」至於常見的青蛙和蜘蛛?晒田時,蝌蚪會被蜘蛛吃掉或是被晒乾。有位農友為了讓蝌蚪長成青蛙自己跳走,於是延遲晒田的時間。最後包括蜘蛛在內的許多害蟲,都被長大的青蛙給吃了。

九十三年初銀川米接受農委會輔導,並在資策會協助下開始了作物生產履歷的紀錄,讓從稻田到飯桌的過程全部透明化,還推出了鮮米急送的服務,獲得消費者好評,銀川有機米也成為作物生產履歷的示範區,很多媒體爭相報導,同業也到富里來觀摩,希望將這幾年累積的經驗擴展到全台灣。

農民們相處客氣、互信互助,賴兆炫希望將農村這些好的文化倫理傳承給下一代。他說:「我要建造一個教育園區來做教育推廣。不然連花生長在樹上還是土裡都不知道、吃過豬肉卻沒看過豬走路。」

外界對「有機銀川米」的質疑,也讓他灰心過,「既然商品不會說話,那就要把消費者拉到田裡,或我去他們面前,讓他們知道銀川米是怎麼來的。」這也是他想建立教育機制的另一個主要目的,賴兆炫的雄心壯志,不是在香港、加拿大的外銷市場裡,而是在花蓮富里這片美麗無污染的土地上靜靜地發著芽。
——本文轉載自《農業易遊網》 http://ezgo.coa.gov.tw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