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被指涉拉艦案 郝柏村提訴 綠營歡迎

民進黨團: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不應迴避拉法葉艦弊案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30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不滿民進黨籍立委影射他以拉法葉艦購案在瑞士銀行開戶、「乾女兒」劉莉莉擔任收傭白手套,11月30日下午在兒子郝龍斌及律師陪同前往台北地檢署,控告多名民進黨籍立委誹謗,強調司法會還他清白。

郝柏村:綠營無中生有羅織罪名

中央社報導,民進黨籍立委連日追打拉法葉艦佣金案,並指控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涉案。郝柏村30日提出誹謗告訴,強調他從不與軍火商往來,對軍火商深感厭惡,不認識汪傳浦、劉莉莉等人,從未收取任何佣金,一生中更沒有任何海外帳戶,民進黨的抹黑根本是「無中生有、羅織罪名」。

經過多日被動回應,郝柏村召開記者會,並赴台北地檢署控告民進黨秘書長李逸洋、立委賴清德、葉宜津、高志鵬等人誹謗。他說,希望檢察官瑞士資料立即開封,他確信絕無任何資金往來與他或他家人有關。

郝柏村強調,在他歷任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任內,既無權力,也無管道與中共互通訊息,因此如與對岸有任何密約等情事,「必然是更高層所為」,至於他個人「毫無所悉」。

郝柏村說明,自1982年,美國與中國大陸簽訂817公報後,台灣軍購日益困難,因此極力推展向其他國家取得先進武器。1988年,法國總統密特朗派前參謀總長拉卡斯上將來台訪問,有意加強雙方軍事關係;1989年5月6日他回訪拉卡斯,法方正式表達已有政策性決定,允許售台防衛性武器。

時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說,當時考量法國武器製造技術比韓國先進,及希望藉此開拓向歐軍購管道,因此指示海軍研究採購拉法葉艦的可行性,作為選項之一。

郝柏村說,他在參謀總長任內,也極力主張軍購案應以政府對政府進行,更不可在價格內包括佣金,因此特別要求軍方在軍購合約中加入排傭條款設計。

他說,全案經海軍內部研議,直到1989年8月才逐步與法國海軍造艦局展開洽商,法方並在當年12月正式報價。但他已於同年11月上旬奉前總統李登輝指示交卸參謀總長職務,並於12月5日轉任國防部長。

郝柏村表示,1990年1月,法方針對拉法葉購艦案出現反悔、轉折,直到1993年6月4日,才完成最後修訂的合約;但他在合約議定前的2月27日,已卸任行政院長。至於他在國防部長任內,除依國防部報來預算,本閣揆職權納入中央政府總預算向立院提出外,實際從無參與軍事採購決策。

郝柏村相信,司法會還他清白與公道,更會給予造謠者應得的懲戒。

民進黨團:所言皆事實 歡迎提告

針對郝柏村對民進黨籍立委誹謗提出的控告。民進黨團表示,拉法葉艦案牽涉上校之死,巨額佣金流向,拉案轉折由郝柏村於1989年5月拍發一封電報回台灣,軍購案才由韓國蔚山艦轉為拉法葉艦,黨團所言都是事實,歡迎郝柏村提告訴。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表示,常在電視評論政治的張友驊曾在CALL-IN節目說,劉莉莉在軍購案扮演重要角色,是郝柏村的乾女兒;前總統府國策顧問謝聰敏接受媒體專訪,也說劉莉莉穿梭兩岸,是郝柏村乾女兒,這幾年來未見郝柏村出面澄清,民進黨秘書長李逸洋於是引用兩人說法,指劉莉莉是郝柏村乾女兒。

鄭文燦說,拉法葉艦案關鍵人物、線索逐漸浮現,希望檢調偵辦,盡速讓案情水落石出。

民進黨團:馬英九不應迴避拉案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賴清德30日表示,拉法葉艦案從政策轉折到調高軍艦報價,都與中國國民黨有關,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不應再迴避。

賴清德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表示,前總統李登輝民1988年5月17日核定以韓國蔚山艦為光華二號PCEG艦執行方案,但1989年5月8日,時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從法國拍發電報回國防部,要求暫緩定案,並在同年10月5日核定改採法國FLEX─3000為PCEG艦執行方案,這才是拉法葉艦案最重要轉折。

他也公佈電報內容指出,郝柏村明確要求海軍「與韓現代公司對光華二號計劃之合約洽談,稍事拖延勿有所定論,俟本人返國後就政策上重作檢討」,足以說明國民黨應為拉法葉艦案高額佣金與兇殺案負最大責任。

賴清德質疑,國民黨應捫心自問,法國FLEX─3000報價由最初的法郎55.95億元於一年內調高到134.38億元,難道沒有問題嗎?

他也質疑,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雷倩的父親雷學明,當時為六人議價小組召集人,數度前往巴黎,小組成員、前海軍中校郭力恆收了兩千萬美元佣金,若說雷學明沒收賄,社會會相信嗎?

民進黨籍立委徐國勇會中表示,FLEX─3000報價調高原因說明不足,雷學明特別需要為這部份負責,也才因此被起訴。

他說,兩千萬美元的佣金本來預定用於行賄涉及軍購案的校級軍官,其中新台幣2千萬元本應給已故海軍上校尹清楓,但尹清楓拒收才遭滅口,政府應究辦涉嫌收賄的校級軍官。◇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