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港大研究廉價新疫苗治B型肝炎頗具成效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倖嫚香港二十一日電)香港大學外科(肝科)公佈一項研究顯示,使用廉價的「含前-S抗原疫苗」後,近一半臨床病人產生B型肝炎抗體。這種新藥較抗B肝病毒頭號藥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更便宜。

研究指出,十九名病人進行換肝手術後注射「含前-S抗原疫苗」後,其中九人在六個月內持續產生B型肝炎抗體,肝病未再復發。

港大外科(肝科)教授盧寵茂表示,港大外科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四年,對二百四十名病人進行肝移植前,找到十八人B肝病毒變種,港大除了處方「拉米夫定」外,另再加抗B肝藥「阿德福偉」(Adefovir),雙管齊下抑制病毒。結果顯示,只有低於百分之十的病人病毒再復發,復發率較外國低,國外只單一使用拉米夫定抗B肝,復發率為百分之三十。

盧寵茂指出,由於仍有一成人換肝後病毒復發,該院希望找到一種能徹底預防病毒復發的藥物。結果發現,十九名參與注射「含前-S抗原病苗」研究的病人,本來一生對B肝病毒都沒有抗體,但試驗結果,有百分之四十七的人,在六個月內持續產生B型肝炎抗體,肝病未再復發。

他又表示,新疫苗的藥費每年只需一千港元,較「拉米夫定」每年需八千港元的藥費,便宜九成。因此長遠希望能用「含前-S抗原疫苗」取代「拉米夫定」,成為主要治B肝藥物。

據悉,香港八成肝癌和肝硬化病人,都是B型肝炎病人。病人換肝後在三至六個月內,假如不服食抗B肝藥物,一年內新的肝臟會再度受病毒侵襲,復發率很高。

B型肝炎是一種較常見,以及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肝病,影響肝機能。慢性B型肝炎可能導致肝硬化或肝癌。現今尚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癒急性或慢性B型肝炎,治療只限於休息及遵照醫生指示,增強病人本身的抵抗能力來對抗病毒。94032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