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陈强来捧场 陈佩斯的《阳台》笑声不断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4月7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继《托儿》、《亲戚朋友好算账》之后,陈佩斯的舞台喜剧“民生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阳台》,将于4月21、22日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两场。这既是陈佩斯首部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作品,同时也是国内首部同时推出方言版和普通话版的话剧。去年11月﹐已在成都以四川方言上演过。

新闻晨报消息﹐3月31日晚上,陈佩斯的第三部舞台喜剧《阳台》在海淀剧院隆重上演﹐北京观众对这部讲述民工讨工钱的话剧给予了热烈的欢迎。陈佩斯80多岁的老父亲陈强也拄着拐杖来为儿子捧场。

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民工戏剧的《阳台》中,老穆为民工讨要拖欠工资,失足掉到了侯处长家的阳台上,由此发现侯贪污,并卷入了侯与情人、老婆的矛盾中。之所以用“阳台”来命名这部作品,陈佩斯说,“阳台是个人私密空间和外部空间的一个过渡。走上阳台,你既可以观赏外面的风景,又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老父亲陈强拄着拐杖来捧场

陈强,在家人的陪同下,缓步走入场内。时光流逝,如今的陈强终于看到二子出息了。演出还未开始,观众便已提前把掌声送给了陈强。演出结束后,陈强老爷子只是淡然一笑,简单地说了个“好”字。

陈强引起的轰动还未结束,陈佩斯便已上场。不过他是突然从观众席中冒出来的,一身民工打扮的他,被“工友”和“小舅子”推搡着去“跳楼”讨工钱。于是,第二阵热烈的掌声响起,随着陈佩斯“跳楼”、闯贪官卧室、揭发贪官养“小蜜”,一个正直、厚道、一根筋的小包工头栩栩如生﹐海淀剧院里几乎炸开了锅,观众的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可见陈氏父子对中国喜剧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笑声背后感到心痛

陈佩斯认为,喜剧绝非低俗的搞笑,而是把普通人的生活添油加醋,依靠人物关系、剧情逻辑来传递智慧和幽默,来揭示现实生活残酷和美好并存的本质。

陈氏喜剧特有的批判风格使观众对民工的生存现状、房地产行业的不规范、官员的贪污腐败有了最直观的认识。戏里,每个空间都藏着笑料,从阳台、浴室、客厅到沙发、床下、帘后,处处给人意外。台上,人们各说各的,误会百出,洋相不断。在笑声背后,人们感到了阵阵心痛。

*百姓活得实在累 尽可能贴近民生

谈起筹备四年、十易其稿的心血之作,陈佩斯感慨万千﹐“我们的百姓活得实在太累了,我搞的生活喜剧,就是想要给平头百姓们一次笑的机会。”在舞台艺术观众逐年下降,喜剧艺术影响大不如前的情况下,陈佩斯却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

从《托儿》中滑稽可怜的婚托儿,到《亲戚朋友好算账》中冒傻气的满意,直到现在《阳台》中被逼“跳楼”的小包工头……佩斯说,他的创作就想尽可能地贴近民生,反映民情,让观众在台上小人物的嬉笑怒骂、喜怒哀乐里产生共鸣,自然地发出笑声。

*票房总收入高达6000万

陈佩斯认为,中国传统喜剧有自己独特的手段和魅力,还有很多精髓的东西没被发掘出来,如运用简洁抽象的写意空间来表达特别丰富的内涵与矛盾,这一点是老外想都不敢想的表演方式。

从2001年《托儿》、2003年《亲戚朋友好算账》到《阳台》,佩斯巡演城市多达45个,观众人次超过25万,票房总收入高达6000万。@(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陈佩斯 赴云南演出遭遇食物中毒
陈佩斯:做过小品 再做话剧是一种必然
杨颖试水复出疑失败 节目头像被打马赛克
晚上嘴馋订外卖隔天早上吃 高圆圆述由网笑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