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宜蘭好水 銷全台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士廉╱專題報導) 宜蘭多雨,自古就有「竹風蘭雨」之稱,由於雨量豐沛,造成頭城、礁溪與員山等地湧泉林立,水資源條件優良,吸引不少瓶裝水公司在此設廠,生產瓶裝水行銷各地,成為極有特色的區域產業。

宜蘭縣水資源豐富,在春雨、梅雨、颱風雨、冬雨等涵養下,地下水位相當高,湧泉林立,加上境內並沒有大規模工廠設立,較無水污染問題,吸引許多業者前來設立瓶裝水工廠。根據縣政府統計,目前縣內登記的瓶裝水廠商有10家,分佈在頭城鎮、礁溪鄉與員山鄉等地,工廠皆位處鄰近山區、水源不虞匱乏之地,所使用的水源多來自「地面水」,也就是直接取用溪流或山泉水。

宜蘭縣政府水利課表示,宜蘭縣各溪流上游水源穩定、乾淨,所流經之處也沒有重金屬污染,經過地表層層過濾後,業者取水後幾乎不需再做加工,只要針對水中微生物稍做處理就可包裝上市,是當地水源擁有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另外,宜蘭縣緊臨大台北地區、交通還算便利,也是吸引廠商設廠的原因。

至於業者來宜蘭生產瓶裝水,須先取得經濟部許可,接著向縣府申請水權、工廠登記證及營利登記,也必須通過環保局的環境影響評估。環保局每月會派員檢測工廠上游部分「原水」,了解含菌量、濁度等是否超過標準值。

過去縣政府曾研議以「公共造產」方式投入瓶裝水市場,不過最後都無疾而終,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間的生產成本過高,以及銷售通路等問題;水利課說,一般人都認為經營瓶裝水是一種「無本生意」,不過,業者取出水源後,尚須包裝、加工、運輸及人事成本等費用,加上現在市場競爭激烈,經營瓶裝水的利潤可說是越來越有限。

依水利法規定,業者取用水源時需徵收「水權費」,目前因費率尚未定案沒有開徵,加上稍具規模的瓶裝水總公司多設在台北市,因此,業者雖繳了稅,卻未能回饋到料源地,造成「宜蘭資源往外送,讓其他地區得利」的怪現象,到目前為止,瓶裝水公司在宜蘭設廠,並未能對當地帶來多大效益。水利課指出,未來一旦開徵「水權費」後,勢必加重業者負擔,或許料源不需要多少成本,但經營上並不會那麼順利,預估可能有部分瓶裝水公司會因而結束營運。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