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蘇葆立 台灣的老友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蘇葆立是何許人也?美國政府為何會委託他近日專程前來為台灣國家安全體系的整合與強化貢獻心力?擁有美公職二十多年情報資歷的這號人物,與台灣淵源頗深,也直接參贊了許多美中台三方精彩角力的關鍵性歷史。

蘇葆立在他兩年前出版的「天安門以後的美中關係」書中,就曾經披露一九九六年3月整個台海危機決策過程中,許多不為外界所知的秘辛,稱其人生最精華的歲月皆與兩岸緊扣交織,一點也不為過。

蘇葆立透露,台海危機之前兩週,美國防部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夏利,在白宮為克林頓總統做了一場美國緊急應變方案的簡報,其中把最嚴重可能升高到爆發核武戰爭也列在劇本之內。

時任白宮國安會亞洲部主任的蘇葆立形容,當天克林頓聞訊後「沉默不語,神色凝重」,最後下令:「我們必得盡全力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凸顯出情勢的嚴峻與危險。

眾所周知,後來克林頓在3月9日派出「獨立號」和「尼米茲號」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緊急駛往台海附近巡弋,蘇葆立說,這是美國為維護台海安全應變方案中「最低」的一種,但仍是越戰後美軍軍方在亞太地區最大的展示。

當年,為化解危機,克林頓政府分別邀請中國國務院外事辦主任劉華秋訪問華府,同時也邀請台灣的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赴美和美國高層會晤。

3月7日劉華秋抵達美國,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在國務院請他吃飯,原本是歡迎晚宴,但由於中國已針對台灣實施飛彈演習,美方因此將之改為工作晚餐,當時擔任記錄的蘇葆立形容得非常生動:「那頓晚飯真有點難以下嚥,湯是冷的,主菜鮭魚乾巴巴的,蔬菜生生的好像不熟似的,不過餐桌上的談話則是火熱的」,克卿先發難,指責中國的武嚇「極具挑釁性、不負責任」,劉華秋則強烈回擊,怒指都是李登輝搞台獨造成的。

後來3月11日丁懋時在紐約與白宮安全副顧問柏格和國務次卿塔諾夫的會面,蘇葆立也同樣在座,但是他形容我方的丁懋時:「溫文有禮,輕聲細語,英文無懈可擊」,與劉華秋截然不同。

一九九四到一九九七年任職白宮國安會的蘇葆立,不僅經歷了整個台海危機的決策過程,隨後他到中情局擔任國家情報官,照樣被美方授與對台任務。

克林頓時代,另一件大事是「三不」政策,1998年6月小柯訪中,在白宮幕僚遞紙條下於上海說出了讓台灣憤怒與沮喪的「三不」,事後台北對美展開如同抗議的外交交涉。

根據政府的內部文件顯示,同年的八、9月,美方再度邀請丁懋時到美進行台美對話,這次會談美方為了「彌補」對台灣的傷害,當下承諾將盡快批准MK46魚雷、兩用針刺飛彈、空射魚叉飛彈三項軍售,同時決定專程派出美國家情報官密訪台北,提供專業意見協助,這位官員不是別人,正是蘇葆立,由此可見一斑。

蘇葆立卸下公務後,轉到著名的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任職,經常對於兩岸政治軍事問題提出針砭,2002年前美助理國務卿郝爾布魯克一度倡議美中應簽署第四公報,以因應兩岸新的情勢,蘇葆立則直言駁斥,如果有簽署第四公報的好時機,這個時機「已經來了又走了」,再提此議是「不切實際」。令台灣印象深刻。

蘇葆立認為,如果美中兩國就此展開談判,過程將會極為漫長,而最後的結果又可能不是中國所要的,同時還會在台灣引起各種警報,因此他認為這個構想會被「三振、六振,甚至九振出局」。

久違多年後,布什政府私下派出蘇葆立再度來到台灣,為第二任的扁政府進行國安把脈,對於所有台美外交圈的圈內人來說,不論是國民黨或是民進黨人,應該都有「有朋自遠方來」的特殊感受。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