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壓百「病」 故事之二

淑萍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從前有一個人叫瘐兗,他的家鄉發生疫疾,兩個兄長都因此而病逝了,二哥的病情也很危急。由於整個村裡疫情日益嚴重,所以父母和弟弟們打算逃到外地去躲避,唯獨瘐兗不肯離去。

母親力勸他離開,父親也強力喝斥要他跟著一起走,可是瘐兗卻說:「我天生不怕病,我要留下來照顧二哥,你們要走就走吧。」於是他一人獨自留下來,不分晝夜的照顧病重的哥哥。

如此數十天。後來,村裡的疫情漸漸消退,家人才返回。他們回家後,看到瘐兗二哥的病已好了大半,而瘐兗本人則好端端的完全沒有被傳染到,大家都很詫異。村裡的父老們知道此事,很感嘆的說:「這孩子守人所不能守,做人所不敢做之事,真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他的人格真是令我們敬佩啊。」村中的人從此也知道了一個道理:正直之人,是疫癘百病所不能入侵的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看了大紀元報紙刊登的「希望大使活動」,我對此躍躍欲試,認為很值得讓學生嘗試。
  • 古人對小孩教育也是很用心的,不但注意學習應與身體發育相搭配,還注意到寫字的大小字體要適宜其年齡。
  • 明代學者袁了凡曾做了一個記功、過的表格,稱之為「功過格」。
    他以此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使每天都有自省機會,並使之具體化,以數字表現出來,這算是當時的一大創舉。其項目列舉「父母」、「夫婦」、「心性」、「待人」等方面,涵蓋層面極廣,不只是具體生活上有明文規範,即便是思想方面、精神層次方面,也做了細膩的功過分類。
  • 從前有一個太尉叫做王文正,度量寬大,據說未曾與人有過爭執或憤怒之事。
  • 四本堂右編上記載一個故事:
    說有一個人,他的上嘴唇長著一個贅肉,像兩隻張開的手掌一樣,甚至把他的下嘴唇都蓋住了,每次吃東西時,都要辛苦的掀開贅肉之後才吃得到食物。不但如此,此贅肉醜陋無比,而且還讓他時時感覺疼痛不堪。
  • 晉朝時,有個叫阮聸的人,他曾寫了一本《無鬼論》的書。
  • 順治甲午年三月,在晉陵這個地方住著一個人叫做顧成,他的媳婦叫做錢氏。一次就在錢氏返回鄰村娘家的時候,顧成這個村裡卻發生了瘟疫,到處都有傳染的情形甚至連親戚都不敢路過、不敢探訪。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