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少棒聞名的台東紅葉 暗藏古老活化石蘇鐵群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十四日電)走進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恍如置身時光隧道,眼見這些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一億四千萬年,經過數次地球大變動依然倖存下來的古老植物,果然讓人感受它生命的韌性。

這群活化石,依環境生長,有的筆直參天,有的曲折環繞,有的生長在懸崖峭壁,有的由河床石縫迸出,展現超強的生命力。

由台東市乘車經延平鄉紅葉村,憑弔昔日的紅葉少棒風光後,可達卑南上圳入水口的水壩,車程二十分鐘,然後沿鹿野溪右側步行約六公里,可看到林務局台東林管處矗立的大型看板「台灣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從此進入,就是「蘇鐵園」,鮮少人知道,以少棒聞名的紅葉村,原來還藏有一群古老的活化石。

這片蘇鐵群於日治時期即已發現,由於地處偏僻,直到民國六十四年三月,林業試驗所調查員才又重新發現,六十八年林務局復進行區內植物生態調查,全區都是天然植被,而於民國六十九年成立「台灣蘇鐵自然保護區」,民國七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農委會正式公告為「台東紅葉村台灣蘇鐵自然保留區」,七十七年九月七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台灣蘇鐵為十大「珍貴稀有植物」之一,原台灣蘇鐵名稱於八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公告修正為「台東蘇鐵」。

蘇鐵是一種原始裸子植物,據推測起源於地球中生代早期,比侏儸紀還早,距今約一億四千萬年之久,是地球上倖存的少數古老植物之一,可說是植物界珍貴的活化石,由於全世界野生群落已經相當罕見,保護此類植物的生育地,已經成為國際自然保育界的共識。

在台灣,台東蘇鐵只生長在台東海岸山脈及鹿野溪沿岸山坡,而紅葉村自然保留區二百九十公頃,林務局完成標定的蘇鐵五萬株,尚未標定的也有五萬株,可說是我國彌足珍貴的自然生態瑰寶。

林務局原有意計劃在平地進行復育工作,不過受限於文化資產保存法,無法進行種苗的移植,另一方面,調查發現,紅葉山谷土壤屬棕色森林土,為含石量較高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良好而乾燥,才是適合蘇鐵的生長區,因此平地的復育工作暫時擱置。

二年前桃園發生外來蟲害─白輪盾介殼蟲時,防治單位拉警報,將紅葉部落內的四千多株鐵樹列管噴藥,防止蟲害入侵保留區,未料防疫作為還是功虧一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