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國會自主 看王金平如何一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杉榮╱特稿

台灣的國會能否展露理性問政的新氣象,就看王金平在此一搏。淡出國民黨決策機制的立法院長王金平,新會期報到首日,對於軍購等議案發表的談話,在藍綠對峙五年多的立法院,果真令人一新耳目。

王金平此舉,在憲政運作體制上,當然有國會自主的堅持;而在泛藍領導階層糾纏不清的態勢下,也一舉擺脫連宋馬的可能束縛。

民主政黨的功能,在於反映匯集民意,行使政治領導功能;國會監督行政,更是民主憲政體制諸權協力,推動國家施政的真諦。可惜,這些憲政常理常規,反射在台灣政黨輪替五年多來的實際政治操作上,卻是大相逕庭。

泛藍陣營耽溺於國會優勢席次,除了部份財經預算議案外,幾乎凡事杯葛,延宕政府推動政務,立法院成為妨礙國家進步的絆腳石。軍購等諸多重大議案遭逢無理性的程序否決,扼殺了議會政治的核心價值。

這樣的局勢,在國民黨權力結構重組、領導人更替的情形下,獲得了緩解改變的空間。主因在於原任國民黨副主席的王金平,已退出國民黨決策核心,可以純然扮演國會議長的角色。換句話說,國會議長再不追求國會自主,那麼王金平將會喪失他的政治地位和功能。

過去的王院長,必須協同背負前主席連戰的政治包袱,當然也連帶成為連戰牽制陳水扁的要角,而今連戰卸任了。過去協調泛藍整合的王院長,必須拉攏宋楚瑜的政治人馬,要不要整合,如今就看宋楚瑜了。過去幫忙挑起國民黨務財務重擔的王院長,在競選黨主席失利之後,黨務財務的擔子,眼前就看馬英九了。

國會運作必須擺脫連宋馬這些泛藍領導人的插手干預,更重要的是,國會議員理應具有區隔黨政與憲政,回歸立法監督行政的正確體認。趕走程序杯葛的攔路虎,扮演理性問政的開路者,當然就應從王金平本身做起。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