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陽春院長王金平 化朝野政治冰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田世昊╱特稿) 在國民黨完成世代交替後,台灣政局、朝野關係面臨新的局面與氣象,參選黨主席落敗的王金平,在辭去副主席黨職後,對於黨務,已心無罣礙,回到最熟悉的國會議場,首次當個「陽春」院長。卸下包袱,海闊天空的王金平,自當為所當為,為所應為。

過去王金平雖貴為國會議長,但同時身兼國民黨副主席,也肩負許多黨交付的任務。幕僚不諱言,王過去其實是「院長兼黨鞭」,許多法案都在黨中央與立院兩邊跑,常常扮演的是幕後影武者的角色。

國民黨主席選舉遭受重挫後,確實讓縱橫政壇三十載,運籌帷幄黨內決策的王金平,頓生氣餒消沉之意,但事有失,必有得,在主席選前幾天,甚少在公眾前露面的王夫人陳彩蓮女士,在高雄鄉親前潸然落淚。她說,她先生在政治這條路走得這麼久,已經非常辛苦,如果選贏,接著還是辛苦路,如果選輸,反而會不再如此辛苦,她也能賺回一個好尪。

至於王金平自己,在選後逐漸遠離低迷心境,決心不再兼任黨職後,頓時心生海闊天空之感,他曾明白對幕僚表示,未來他可以「放手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重新定位自己,重新定位立法院長在朝野黨團與立法績效上所扮演的角色,也正是王金平沉潛後再出發的意義。

上會期立院僅通過區區幾個法案,是政黨輪替後的歷史新低,也象徵朝野在立院的鬥氣,已達到歷史的新高點。本會期立法院,是最大在野黨國民黨領導人換主後的新時機,也是王金平專任國會龍頭後的新會期,民眾期待見到政局有新氣象,朝野互動有新契機,政治新局的具體呈現,其實也就在朝野政黨於民意殿堂的互動交鋒。

概論立院新會期,首先應該解決的,就是程序杯葛法案的問題。

任何話題議案,無論是政治或民生法案,也無論最終裁決是贊成或反對,立法院既為立法機關,當在合乎憲政要求與法律程序下推動議案前進,而非讓議案毫無期限的擱置,使政策無定數、議案無結局,這也是王金平身為國會龍頭,維繫國會正常運作、維護立法院起碼尊嚴,責無旁貸的挑戰。

以國會議長的崇隆地位及縱橫議場數十年的議事技巧,以王金平圓融內斂的行事風格與穿梭折衝朝野的良好關係,只要願意化被動為主動,王金平對於重大法案的審查進度,絕對會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王金平上週面對媒體詢問本會期對於軍購案等法案的審查態度時,認為立院審查法案,可以從嚴審查,但應要「儘速審查」,似乎也透露出他對國會議長未來的自我定位。

王金平在立院已經十連霸,一直是國民黨在立法院動見觀瞻的重要人物,也長期兼任國民黨重要黨職。但目前他僅擔任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此一「虛銜」,黨務已不必過問,成為國民黨首位不兼重要黨職的現任立法院長。

由國民黨的權力結構觀之,王金平十足是個「陽春」院長,但由人民的角度看來,陽春適足以融雪,正可化解朝野多年僵局下的政治冰霜。主席選舉落敗的王金平,或許捫心嘆息,而對多數的民眾而言,更關心的,毋寧是期待能獲得一位全新視野、放大格局的國會議長,能帶領立法院,脫離藍綠惡鬥泥淖,走出政治困局,重塑立院新風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