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石岩: 看清孩子的優點和特質

鄭石岩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人的心就像一塊水田,如果你不斷挖它,再牽牛進去不斷的踩,它就會變成一塊爛田。孩子如果沒有得到鼓勵,我們經常講那些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的話,他的心就會變成一塊爛田,自我認同無法形成,也無法構成好的自我。

如果我們希望這塊爛田,能變成健康的自我,過去如何,後悔無用,重要的是現在怎麼去欣賞孩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錯了事,錯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們必須要有賞識的眼光,才能真正建立孩子的自我功能。

舉個例子給各位做參考。我當老師時,有個學生傳字條、照片之類的東西,我沒有像許多老師一樣喝令他們把字條過來,念給大家聽。我只要求把字條、照片交出來,放在講桌上。他們要求我不要看,我應允了他們的要求。等到該堂課快結束時,我就問:「真的不能看?」他們說:「不能看。」「好,拿回去。不過老師不能看的東西你們能看嗎?」全班大笑,馬上改口:「老師,你可以看。」我才不要看,我早就知道那是什麼。

每一次都是從那學生傳出來的,有一次下課前,我預留了三分鐘,當著大家的面對這個學生說:「做老師就有責任把每個孩子的天賦、特長點出來,讓他懂得珍惜。我要告訴你,我發覺你有一種難能可貴的天賦。」於是,我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子「傳媒」─傳播媒體。傳字條和傳照片不也是一種傳播媒體嗎?我說一個不喜歡媒體的人,不會願意傳字條給別人。喜歡媒體的人,怎麼樣都會想辦法傳字條。喜歡媒體的人可以在很多方面發揮,可以從事報紙、電視、廣播事業等工作。你應該好好的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點。我又告訴他:「你的天賦、優點要用對地方,否則也是枉然,不要用在上課的時候。」這個學生從此以後,沒有傳過東西。有趣的是,他後來真的從事媒體的工作。

我們可能因為孩子做的某一件事,而不斷的看他的錯誤和缺點,因此忽略了真正值得我們開發的能力。當你發覺孩子跟你頂嘴、爭辯,而你根本辯不過他時,你應該在事後對他說:「孩子,我發覺你辯才無礙,這一點我很佩服你,真的!」孩子開快車令你擔憂時,你可以告訴他開慢點,但是你要先賞識他:「我發覺你開車的靈敏度真令人欽佩。」從這個地方下手,再要求他不要開太快,通常才有成效。要看出孩子真正的點,因為這一部分是建構他自我認同的資糧,所以你要用你智慧的眼睛,多看看孩子身上的特質,逐漸幫他建構起來,建構一個堅實的自我,這是你能辦到的。

摘錄自【親子共成長】遠流出版@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有的人總是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或是擁有的什麼技能知識生怕別人學去。其實如果懂得放下和分享,往往就會發現在教授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有所收穫......
  • 學生K在班裡的成績一直是前三名,平時的言行卻表現得比較高傲冷漠,也不怎麼關心其他同學。有一天,他氣呼呼地來找我......
  • 蓮花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當孩子表現出他的天賦、愛好時,家長或老師不要因為自己的偏見而去否定孩子......
  • 對立反抗的孩子,不只是容易暴怒,甚至屢屢挑釁師長,表現出種種情緒失控行為。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指引教師看透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跳脫對立反抗孩子設的陷阱,並針對問題,提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法、輔導策略與正向管教技巧。
  • 有些孩子處在一個複雜與不好的家庭環境中,教師如能適時用正向的例子做引導,不但能給予孩子心靈上的慰藉,也給了孩子往正向道路上發展的力量。
  • 「金錢」往往是人在生活中產生很多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錢還是沒錢、貧窮還是富有,不僅關係到人的基本生存問題,也關係到生活品質的高低。如何正確看對與對待自身金錢的寬裕與否,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 妒忌之心非常有害,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因妒嫉之心產生的矛盾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 明星道德敗壞、違法犯罪,孩子還盲目的喜愛、追捧,會有什麼後果?該如何引導和導正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