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CNS正名 消基會批半調子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消基會抽檢商品,過去以「中國國家標準」為依歸,最近該標準已悄悄改為「中華民國國家標準」,但英文名稱CNS(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與識別標示卻未改變,消基會與學者批評,如此仍會與對岸混淆,政府改革決心顯然不足。

民間社團幾年前便大聲疾呼應修改中國國家標準為台灣國家標準,CNS改為TNS,連同優良農產品CAS,也應改為TAS,否則產品外銷,很容易與中國貨混淆。尤其現今中國貨成為「次級商品」的代名詞,其衛生條件、品管技術不如台灣,外國消費者易對我國商品產生誤解。

「中國國家標準」改為「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有鑑於此,主管CNS的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去年底修改「國家標準制定辦法」,把中國國家標準改為中華民國國家標準,並通知包括環保署等部會,公告修正各項檢測標準中引述「中國國家標準」者,各部會正在作業中。

標檢局副局長陳介山坦承,對岸中文名稱也用「中國國家標準」,過去在一些國際會議,確實很尷尬,因此該局修改名稱。至於CNS因與「正字標記」結合,牽一髮動全身,況且對岸的國家標準英文縮寫取「國標」二字的發音為GB,兩者有明顯區隔。

不過,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洪茂雄認為,即便不想改CNS,至少也應該像護照一樣,用括弧加註台灣,或在識別標示上註明。他提到,雖CAS中文副標由「優良食品」改為「台灣優良農產品」,但英文沒改,如何讓世界認識台灣?

消基會副董事長程仁宏表示,既然中文名稱要改,應該「中英文並行」,否則失去正名的意義。他也懷疑,國家標準改名,卻不見標檢局公開說明,連消基會都不知道。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