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莊子的養生術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自古及今歷史綿延幾千年,這幾千年中國最優秀最聰明的人的智慧很大一部分都用在哪裡了呢?用在了養生上。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在五四運動前,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人大部分都會養生術,都鑽研養生術,這些養生術也是科學,只不過現在世界還沒重視,是屬於長生不老學的一種分支學科。

長生不老學以後 一定是人類最熱門的科學,在滿足了人的生存需要和自由需要以後,長生不老將是人類最大的需要之一,可以預見,隨著長生不老學的興起,中國古代的養生術必將 得到重視和發掘,中國的養生術中凝結了無數智慧者畢生的精力,是無數優秀聰明人用自己的肉體做實驗得出來的寶貴的實證經驗,代價的昂貴是無可比擬的,這樣 的寶藏以後一定會得到開發的。

在這個寶藏裏有個金礦,那就是莊子的養生術。莊子這個人是不說假話廢話的,整部《莊子》都可以用養生學的眼光來詮釋,我最推崇的是它其中的三種:

一是《莊子.在宥篇》記載: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嵇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長久?”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問 乎!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女內,閉女外,多知為敗。我為女遂於大明之上矣,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 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

廣成子這段話,把養生長壽的道理和盤托出,明確地提出了長生的養生目標,制定了實現這個目標的原則,闡述了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由於這種方法玄妙,我只能 把它摘抄下來,讓大家閱讀,自己領悟,我只能說這裏面有金礦,挖掘還得靠自己,我體會主要是入靜,進入少思少欲的狀態,極至是無思無欲的狀態,這是極限,人只能無限追求也許不能達到。

這段說廣成子的話雖然是莊子寫的,莊子晚於老子,但是老子的養生觀點和這段觀點一致,是廣成子觀點的發揮:

《道德經》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這些都是抱元守一的入靜類的養生理論依據,人如果按照這些理論去實踐站樁和靜坐,身體有明顯或隱蔽的慢性病者,首先會自發動,自發動沉寂後,一些明顯的或者隱蔽的慢性病將消失,身體進入健康態,繼續堅持站樁和靜坐,將開智慧長精神強肌體。

第二種方法是心齋法,這是摘自於《莊子》第四篇《人世間》,這篇寫道: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這段話簡單地說也是簡便法門就是聽息:無論自己心情如何,哪怕是無比煩惱急燥,你靜下心來,用心傾聽自己的鼻子一出一進的呼吸,不是聽鼻子呼吸的聲音,而 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出一進的感受上。這個方法很象佛家的觀音法門,“觀音”,“觀”不就是看嗎?聲音怎麼可能看見呢?佛的意思是通過這個悖論要求人的全部 注意力集中在聲音上來修行。聽息法與觀音法效果是一樣的,都是安定心神,進入寧靜的狀態。

這種方法最適合現代人了,現代人快節奏,壓力大,精力旺盛的還要搞網戀,心火自然旺盛,常常被以失眠等亞健康困擾,那麼請嘗試莊子的聽息法,吃上莊子的心齋,假以時日,亞健康自然不治而愈。

第三種方法是坐忘,具體哪一章,我也不去查了,太晚了,我想睡覺了,就把記得的背下來“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這種坐忘也是從靜坐入手,放下每天用來思考的感性思維(墮肌體)和理性思維(黜聰明),這種靜坐去雜念的方法,打個比方,如同一個人從鬧市走進深山,沿路開始碰見很多人,逐漸還能碰見幾個人,漸行漸遠,漸遠遇見的人就漸少,最後到達深山,四面寂靜無聲,只有山,只有樹,只有大地,人融進了大自然。

靜坐時也是這樣,放下了平常思維,雜念開始很多,長期坐下來就會越來越少,最後進入物我兩忘的狀態,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但是這時候人是清晰明白的,如果說這時候還有感受,那麼感受到的就是我與宇宙是一體的,宇宙和我是一同呼吸的,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大通狀態。我靜坐時候體會過這種狀態,起坐後人的大腦就像洗過一樣,清新爽快。

文章來源:厚樸中醫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