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樂活專題報導系列之三

台灣千棟綠建築 亞熱帶首創綠建築法制化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七日電)「當我看到德國拆除一棟房子,留下建材可蓋另八棟房子,不浪費自然生態的精神,太令人感動」,這是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張景森十餘年前體驗的綠建築震撼。台灣現在也有1 千棟綠建築,是亞熱帶地區唯一將綠建築法制化的國家,有效節能,台灣房屋開始呼吸,愈來愈「樂活」。

眼尖的人會發現,許多房屋建案廣告早已出現「樂活時代、綠建築生活...」,但綠建築到底與樂活觀念怎麼會連在一起,簡單的說,你不想投入畢生積蓄卻住進一個需要全天開冷氣、電燈、甚至會致癌的房子吧!

張景森接受中央社專訪大談綠建築,他興緻勃勃的說,12年前當大家都沒聽過這名詞時,他在德國就已親身體驗並受到震撼,「你可以想像有一棟房子拆除後,結果有另八棟房子可利用被拆除的回收建材去建造嗎?這種不浪費自然生態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

愛地球也愛健康是樂活的精髓,不浪費資源只是綠建築概念中的一項,還可以更積極。

張景森表示,用最自然方式獲得最好通風、採光環境,拒絕住在天花板、牆面、地板、沙發等被塑膠、有機溶劑、重金屬塗料等有害健康物質覆蓋的環境,這絕對是綠建築未來主流,也是經建會全力推動的政策。

張景森說,許多人都不知道,台灣發展綠建築觀念走在世界前端,在「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推動綠建築是最優先項目之一。

2001年行政院核定「綠建築推動方案」,自2001年至2007年提供新台幣20億元經費,協助台灣營建業採用綠建築設計、強制新建公有建物試辦綠建築候選證書、對公有大樓進行空調、照明改善工程及建立綠建材標章制度,2005年達成綠建築法制化。

他驕傲的說,台灣是亞熱帶地區唯一將綠建築法制化的國家,而且不跟隨其他國家作法,依照台灣亞熱帶氣候發展特有綠建築。

張景森表示,政府這一路推動下來,現在全台灣已經有1千棟以上建築物完成綠建築評定,每年可節電3.2億度、節水1290萬噸,台灣房屋開始呼吸,樂活概念正在逐步落實。

在1千棟綠建築中,那些是代表性指標?張景森拿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資料,包括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嘉義228紀念館、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宜蘭縣政府辦公室等。

他說,民間企業也開始瞭解,綠建築雖然可能一開始建造成本較貴,但長遠來說,卻有營建成本下降的好處,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富邦福安紀念館。

以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為例,不但預留2千餘坪空地作為綠地,並種植多樣性喬木、灌木等,且為降低空調負荷量,建築本身採南北座向,並採雙層牆設計,一來可遮陰另一可降溫,游泳池與咖啡廳更利用天窗引入光線以減少照明用電需求。

張景森表示,要愛惜地球及自身健康,除身體要檢查,房子也該體檢;在1千餘棟綠建築中,大多數是新建公家機關,但現在連超商都有能源服務公司在量身訂做如何節能。

他一直希望國內賣場能率先節能,曾經想過在政策上明訂賣場可以使用多少水及電,一旦超出就會提高收費,但台灣人已習慣便宜的水及電,政策不易有共識。

張景森強調,綠建築不能只集中在新建公有機關,未來政策重點要推廣至一般民眾的房屋。

雖然法制面走在前端,但張景森認為,技術面應更加強落實,例如先進國家正在研發與太陽能光電板整合在一起的玻璃,找到適合國家氣候特色的技術,且價格合理,民眾才會接受,顯示綠建築之路還需要一段時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