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思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畫與文/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1857
【字號】    
   標籤: tags: ,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詩之五)

如今的人,只是一枚小螺帽,隨著大機械而運轉。單調重複的工作,忙碌枯燥的生活,沒有成就感與自我價值!工作一天之後,身心俱疲卻依然空虛,再藉著各種聲色娛樂來刺激麻痺了的神經,但刺激和反應不可能永遠都管用,總有彈性疲乏的時候,那就需要更大更新的刺激來起作用,久而久之,便是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而精神的空虛現象依然頑固的盤踞著!而這現實的污濁,令人難耐;人世中的虛偽、周旋、勾心鬥角,給我們的是精神上的折磨與性靈的斲傷!

如果說陶淵明的詩平淡,可這「平淡」二字後面,實際蘊藏著濃得化不開的深情!簡簡單單的兩句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好像捧飲一掬夏日沁涼的清泉,甘醇、凜冽而甜美!回味之餘,蘊含著多少人生的經驗和哲理!自然界的一切,是那樣的怡人,總讓人感到輕鬆舒暢,心曠神怡!它隨時張開雙臂,歡迎我們投入它的懷抱;它處處敞開笑顏擁抱樂於接納它的人!

古代的社會、官場,雖也黑暗、不平,但比起現代來已是簡單多了,可陶淵明仍然厭惡到無法忍受,因此辭官歸隱!倘若他仍為五斗米而折腰,他也就沒有這「田園詩人」的桂冠,也就領略不到那天地山川的永恆!不管時光快速流轉,不管世事複雜變幻,太陽依舊在山後悄然升起,月兒仍是在江中緩步沉沒!那東籬間疏疏落落的盛開菊花,偶爾興起,摘下幾朵,不經意間抬頭見著那南山:青青的峰巒似少女的黛眉,那環繞的煙嵐雲氣是「日」、「夕」變化的最佳寫照!那成群的飛鳥,有意地點綴著寂靜的山林,洞燭著你的心境而在無意中與你為友……。這些許久以來,從不曾改變!千萬年後,依舊如斯!山和水、天與地、花及草,一直靜默的沐著晨曦,照著星輝,誰能欣賞,誰就是主人!

只有拋開俗務,方能不受干擾;心無滯礙、執著,方能領略這份情趣!雖在人境,卻不染於世俗,心中一片澄明,所以不為車馬的喧囂所動!所以「人境」亦是「寂境」!只要心不在紅塵,環境的變遷與我無關!籬邊有菊就採,採過即罷!吾心無菊!這才能體會「自得之趣」!也就是身在世中,念在方外!可是一般人,從黎明忙到深夜,奔波勞累,哪還有時間來享受?只能想像等年紀大了,事業有成,退休之餘不再為溫飽操心,方能如此瀟灑閑適吧?

文學是時代的反映,我們讀任何作品,玩味任何名句,那分諒解與包容必不可少!而如今打自心底又加上「羨慕」的情愫!羨慕古人所擁有的純淨環境,能享受那山林泉石,悠然寫意的生活;羨慕古人所具備的高潔情操,有勇氣退出凡俗是非場,真心甘於恬淡!「心遠地自偏」!如今有多少人能痛快淋漓的做到呢?我看也只有那少數的修煉人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年女師畢業後,開始就業教書了,當時還不滿二十歲。填寫各種履歷、資料、報表時,那「年齡」一欄實在難以下筆,知道人家一定都另眼相看: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雖然對無法上大學一事,內心一直耿耿於懷,可總算捧起了解決八口之家「吃飯」問題的鐵飯碗了,全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 這樣一來,我們三個人真是欲哭無淚,知道上了賊船!大郭忍不住了,首先發難,一個半月之後逃之夭夭!小楊勉強撐了兩個半月,也就隨之打退堂鼓了!如今剩下我形單影隻,更是興致全無!為了避免母親嘀咕,學了三個半月之後,藉口得花錢剪布開始實際操作縫紉,但沒這筆預算而劃下句點!儘管母親心知肚明,但嘴上沒說什麼。
  • 那長達十年的光陰裡,洋裁技藝日漸純熟,週週有新衣亮相,同事由初始的讚嘆到見多了習以為常,終至不聞不問,但心中的羨慕溢於言表!知道我的布料來源都是「伸手牌」(地攤貨),一身合宜的三件頭套裝,成本只不過新台幣三十元至八十元不等,從沒超過兩百元!常有意無意的損我:「省下這麼多的治裝費幹啥?」哪個人身懷六甲了,趕緊做兩套孕婦裝送她!遇到教師節,事先找到兒子的老師仔細量好身材,做件洋裝或外套的送她當禮物,物美價廉又合身!不像買的成衣,街頭巷尾老遇到穿相同花色與款式的人,擦身而過,都成了制服呢!
  • 小學時沒什麼娛樂,只有學校偶爾帶大家到戲院觀賞武術氣功表演,什麼開磚、臥釘板、金槍刺喉、耍刀弄劍……等等,也看過幾場魔術和馬戲團表演!那不可思議的戲法,那匪夷所思的變化,看得我們驚叫連連!還有那些獅、虎、馬、猴、象……精湛的演技以及小丑逗趣的肢體語言,引得大夥兒歡聲雷動!當時收費低廉,每個人出幾角錢就能滿足那小小心靈的好奇與刺激感。不久,有了外國電影輸入了,舊戲院紛紛改裝成電影院,新戲院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的出現!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人們開始注重起休閒消遣來,因此只要換上新片,電影院裡就門庭若市!

  • 還有一件事兒值得大書特書的,記得好像還念女師吧!有那麼一天,和同學一起去觀賞心儀已久的音樂經典名片「翠堤春曉」。史特勞斯優美動人的華爾滋舞曲,雖不會跳卻早就耳熟能詳,再經報紙影劇版著力推薦,我倆早已迫不及待,好不容易上演了,怎能錯過?那時晚上演兩場:七點和九點。我們買了七點那場的票,進場時已八成滿哪!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首禪詩在人生的哲理上闡釋了以退為進的道理,亦說明了謙沖為懷的宏大心胸。
  •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意指:「一個人靜心獨處時要時常反省自己所犯的過錯;和別人閒談時切莫談論他人的是非。」
  • 清晨,天濛濛亮,收拾妥當步行煉功去!晨風帶著點兒寒意,習習吹拂,但澆不熄心頭的喜悅!緩步前行,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心情無法再維持寧靜安詳!巷弄兩旁停放的汽車擋風玻璃前,是兩個可口可樂空罐;後車箱蓋上,歪倒著一個味全牛奶紙盒;那自行車前的籃框裡,有一袋沒吃完的麥當勞薯條;摩托車的後座上,丟了個啤酒瓶!再轉上馬路邊的人行道、候車亭,更可怕!到處是插著吸管的密閉式飲料紙杯、扯開了拉環的易開罐……,拼拼砰砰的隨著風兒打轉;候車長椅上,堆滿了包裝食物的紙袋和一堆堆流淌的醬汁黏液!想找個地方坐下休息都難!唉!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 由於人世間確實存在著一些欺軟怕硬的人,因此就使世人産生了一種錯覺,自以爲以剛克剛才是聰明的表現。其實真正的強者都懂得以柔克剛,那才真正是大智慧的表現!《老子》一書在第七十八章中對 "柔弱勝剛強"作了以下闡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尤其當一個人處於弱小劣勢的地位時,只能採取以柔克剛的方法才是取勝之道。一個人的純善之心就是一種至剛的柔和,它足以戰勝人世間的任何剛強。
  • 人生如夢,似浮雲變幻,飄忽不定!像逝水滔滔,永不止息!如紅日西墜,何等快速!這曲折的歷程,給每個深陷其中的人,不同的體驗與省悟。「老來可喜,是歷遍人間,諳知物外,看透虛空,將恨海愁山一起挼碎。」(朱敦儒.念奴嬌)在歷盡滄桑之後,大都能看透紅塵,超然物外,人間的憂患不必在意,空虛的失落感無需喟嘆,那是紛繁複雜的世情與執著不放的妄念,所產生的幻象而已!只要思想能超越,心情能解脫就什麼也不是了!
評論